1. 首页
  2. 云南技术学校

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是公立学校吗

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是云南省昭通市一所具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成立于1983年(原资料显示1984年成立,但后续信息更新后以1983年为准),是当地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被认定为“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站”“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等省级示范单位‌。学校占地面积约5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384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教室、汽车修理场、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高级教师占比14%,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87%‌,形成了以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与检测、学前教育为核心的优势专业群‌


一、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基础信息及招生简章解析

(一)学校基础信息

  1. 办学性质‌:公办省(部)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隶属于昭通市教育局直属管理。
  2. 硬件设施‌:拥有4间计算机教室(240台电脑)、4间多媒体教室,以及汽车修理场、花卉苗圃园等实践基地‌。2025年将投入使用6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与食堂,总投资600万元‌
  3.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46人,具备本科学历教师占比65%‌

(二)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要点

  1. 招生对象‌:面向云南省应届初中毕业生,重点招收中考成绩未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的学生‌
  2. 招生计划‌:2025年计划招生800人,涵盖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等10个专业‌
  3. 报名方式‌:通过学校官网或现场报名,需提供中考成绩单、户口本及体检证明‌

(三)优势专业设置

  1. 计算机应用‌:配备4间计算机实验室及电子政务技术培训站,课程覆盖编程、网络维护、多媒体设计‌
  2. 汽车制造与检测‌:依托校内汽车修理场,开展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实践教学‌
  3. 幼儿保育‌:与当地幼儿园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保育员、早教教师等紧缺人才‌

二、昭通市同类型职业高中对比分析

选取昭通市5所公办职业高中进行多维度对比,包括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陇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玉龙县职业高级中学及昭通市第二职业中学。

(一)学校基础信息对比

学校名称 成立时间 占地面积 学生规模 省级荣誉
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 1983年 5亩 1200人 云南省电子政务培训站、劳动力转移示范基地‌
陇川县职业高级中学 1958年 15亩 800人 德宏职业学院陇川分院(2019年)‌
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 1983年 20亩 1500人 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业方向)‌
玉龙县职业高级中学 2003年 8亩 600人 玉龙县唯一公办职高‌
昭通市第二职业中学 1995年 12亩 1000人 昭通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24年)‌

(二)专业设置与就业方向对比

学校名称 优势专业 就业方向 升学率
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 计算机应用、汽车检测、幼儿保育 本地IT企业、汽车4S店、幼儿园 65%‌
陇川县职业高级中学 旅游服务、民族手工艺 旅游景区、非遗文化企业 50%‌
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 现代农业技术、茶叶加工 农业合作社、茶厂 70%‌
玉龙县职业高级中学 酒店管理、烹饪 星级酒店、餐饮连锁企业 45%‌
昭通市第二职业中学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电商平台、物流仓储中心 60%‌

(三)硬件设施与校企合作对比

学校名称 硬件设施亮点 合作企业/机构
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 汽车修理场、电子阅览室、在建公寓 巧家县人社局、本地汽车维修企业‌
陇川县职业高级中学 民族手工艺实训室、旅游模拟展厅 德宏职业学院、陇川文旅局‌
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 茶叶加工实验室、现代农业大棚 澜沧农业科技园、普洱茶企‌
玉龙县职业高级中学 烹饪实训厨房、酒店客房模拟间 丽江旅游集团、餐饮协会‌
昭通市第二职业中学 电商直播室、物流仓储模拟中心 昭通电商产业园、京东物流‌

三、优劣势对比与区域职教格局

(一)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核心竞争力

  1. 优势‌:
    • 硬件设施完善,计算机与汽车专业实践条件领先同级学校‌
    • 与政府部门合作紧密,毕业生可优先参与本地劳动力转移项目‌
  2. 劣势‌:
    • 占地面积较小,制约专业扩展空间‌
    • 升学率低于澜沧县职高(65% vs 70%)‌

(二)同类型学校差异化定位

  1. 陇川县职高‌:依托德宏职业学院资源,专注民族文化与旅游服务,但专业种类单一‌
  2. 澜沧县职高‌:以现代农业为特色,产学研结合紧密,但区位偏远影响生源‌
  3. 玉龙县职高‌:聚焦服务业,契合丽江旅游经济,但硬件投入不足‌

四、未来发展与建议

巧家县职业高级中学需进一步扩大校园规模,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专业;同时深化与昭通市工业园区合作,提升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相较之下,陇川、澜沧等学校可探索跨区域联合培养模式,共享职教资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1616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41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