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棱职业高级中学校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院校,始终秉持“以技立身、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优势”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学校立足丹棱县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需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布局、强化技能培养,形成了“农业+现代服务+智能制造”三大专业集群,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5%,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其“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5%、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100%的核心指标,彰显了办学实力与社会效益的深度融合。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为丹棱县职业中学,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18年入选“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技术人才”,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业孵化”三位一体模式,累计为本地企业输送技术骨干超1.2万人。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2005年 | 基础建设期:设立畜牧兽医、电子电器等专业 | 获评市级重点职中(2003年) |
2006-2015年 | 规模扩张期:新建实训大楼,开设机械加工专业 | 建成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2012年) |
2016年至今 | 质量提升期:引入“1+X”证书制度,共建产业学院 | 立项省级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021年)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6大专业群,其中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实战”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与京东物流、海尔集团等企业共建12门定制课程。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现代农业技术 | 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商、植保技术 | 农艺工(中级)、无人机操作员 |
电子商务 | 直播运营、视觉营销、供应链管理 | 电子商务师(三级)、1+X网店运营推广 |
数控技术应用 | CAD建模、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 | 数控车工(高级)、AutoCAD认证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182人,其中正高级讲师3人,硕士研究生占比28%,“双师型”教师117人。建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本教材12部,虚拟仿真实训室覆盖全部主干专业。
师资类型 | 人数 | 行业经验 |
---|---|---|
企业兼职教师 | 45人 | 平均从业年限8.2年 |
学科带头人 | 15人 | 主持市级以上课题26项 |
技能大师工作室 | 3个 | 涵盖焊接、烹饪、汽车维修领域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与8家企业签订“订单班”协议,实施“2.5+0.5”分段培养。2022年启动“技能高考班”,本科上线率达41%,较传统模式提升23个百分点。
五、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校内实训面积达1.2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车间等8个实训基地。与丹棱经开区联合成立“柑橘产业学院”,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影响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67项,创业孵化项目带动就业230人。学校被纳入“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计划”,为云南昭通、贵州毕节等地培养技术人才480名。
七、数字化建设与国际交流
建成5G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开发虚拟工厂实训系统。与德国埃尔福特职业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德制造业人才定向培养项目”。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承接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项目15个。牵头组建“丹棱职业教育联盟”,吸纳12所职业院校和36家企业参与。
丹棱职业高级中学校通过构建“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衔接市场需求”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同频共振。其“基础能力筑基、产教融合提质、数字转型赋能”的发展路径,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未来需在国际化标准引进、跨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在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