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黄龙溪(成都航院黄龙溪)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黄龙溪校区是学校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深化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实践基地。作为依托"天府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的现代化校区,其以航空装备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航空航天材料等特色专业为核心,构建了"校-企-园"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校区占地1200亩,拥有国际领先的航空实训中心和智能化教学空间,配备价值超5亿元的先进设备,形成覆盖飞机装配、航电系统、复合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完整实训链条。通过与中航工业、民航西南局等机构的深度合作,该校区已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成为西南地区航空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成	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黄龙溪

一、区位优势与产业协同

黄龙溪校区位于成都南部新区核心地带,地处"成眉乐"制造业走廊枢纽位置。校区半径50公里范围内聚集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航空产业链核心企业。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模式,与周边企业共建7个联合实验室和12个大师工作室,形成"教学-生产-研发"一体化运作机制。

核心指标黄龙溪校区龙泉校区行业平均水平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86家42家35家
实训设备总值(亿元)5.22.81.5
产教融合项目数34项18项9项

二、专业集群建设特色

校区重点打造航空装备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工程、无人机系统应用三大专业群,形成梯度式人才培养体系。其中,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专业采用"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飞行器数字化制造专业引入虚拟仿真工厂,实现AR/VR技术与传统金工实训的深度融合。

专业维度核心课程实训项目职业认证
航空发动机维修涡轮叶片修复技术航空轴承故障诊断CCAR-147执照
无人机应用技术多轴飞行器控制农业植保作业实训UTC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证
航空材料成型钛合金精密铸造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AS9100质量体系认证

三、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通过实施"双百工程",校区已组建由126名专任教师和84名企业兼职教师构成的混编团队。其中,具有航空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达65%,高级职称教师中持有行业资质证书比例达82%。创新推行"访问工程师"制度,每年选派30名骨干教师赴中航工业等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术浸润。

师资类型人数企业经历平均年限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
专任教师126人8.2年78%
企业兼职教师84人15.6年100%
技能大师18人22.4年-

四、实训条件建设突破

校区投资3.8亿元建成航空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包含飞机总装模拟线、航电系统测试舱、复合材料加工车间等12个专项实训区。其中,航空紧固件智能生产线达到工业4.0标准,集成视觉检测、机器人搬运等先进技术模块,可开展从零件加工到整机装配的全流程实训。

五、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与航空工业成飞共建"飞机铆装工艺研发中心",承接C919配套部件工艺改进项目;联合中国商飞开展"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制定工作。近三年累计完成横向课题4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2000万元,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六、学生发展质量提升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真实生产项目,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36项。毕业生平均起薪达7.2万元/年,较普通高职院校高出38%,岗位晋升速度同比提升25%。建立终身职业能力跟踪档案,毕业生三年内人均参加继续教育时长达到120学时。

七、校园文化建设亮点

打造"航空工匠文化长廊",展示大国工匠成长轨迹;设立"冯如杯"创新工作室,年均孵化学生专利23项。将"准军事化管理"融入日常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航空人特有的纪律意识和质量观念。定期举办"蓝天工匠节",开展飞行器设计、航模制作等特色活动。

八、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高端设备维护成本高、企业技术迭代快等挑战,校区建立"设备共享云平台",与链上企业共建设备维护基金;推行"课程动态更新机制",每季度邀请企业专家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区域人才竞争激烈问题,实施"技能英才计划",设立专项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黄龙溪校区通过构建"专业-产业"共生体系,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航空类高职发展路径。其经验表明,深度产教融合需要建立在对产业链精准把握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价值耦合。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认证体系构建等方面持续突破,为航空产业输送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381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2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