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卫生学校

珠海卫校苏艳婷(珠海卫校苏艳婷,简称为:苏艳婷)

珠海卫生学校(简称珠海卫校)教师苏艳婷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职业生涯展现了职业教育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的典型路径。她以护理专业教学为核心,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行业标准制定等方式,形成了“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职业发展体系。其主导开发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填补了传统护理教育的数字化空白,主持编制的《老年照护实务标准》被珠三角多家医疗机构采纳,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在教学成果方面,其团队连续三届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赛项一等奖,个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但其在跨学科资源整合方面的探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个人基础信息与职业轨迹

时间阶段 关键事件 职业转型特征
2008-2012年 中山大学护理学本科就读期间参与社区健康普查项目 完成从学生到基层健康服务者的角色认知转变
2013-2016年 珠海卫校任教期间开发《急救护理虚拟实训课程》 实现传统护理教学向数字化教学的突破性转型
2017-2020年 牵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护理教育联盟 推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标准化建设

教学创新成果对比分析

创新领域 苏艳婷团队成果 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差异显著性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开发12个护理操作VR模块,覆盖率达85% 平均开发3-5个基础模块,覆盖率40% 技术成熟度领先3-5年
课程思政融合 构建"生命关怀-职业伦理-社会责任"三维思政体系 多数停留在案例式思政元素嵌入 系统化程度高2个层级
产教融合深度 与9家三甲医院建立"双师型"教师轮岗机制 普遍为阶段性企业讲座或短期实训 形成持续性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科研与社会服务效能

苏艳婷团队近五年累计获得省部级教改课题6项,其中《基于MR技术的临床思维训练系统研发》获国家职业教育创新成果奖。其主持制定的《医养结合机构护理服务规范》已被珠海市32家养老机构采用,直接服务对象超1.2万人次。与同类院校相比,其科研转化具有三大特征:
  • 技术转化周期缩短:平均成果转化时间从行业平均的28个月压缩至15个月
  • 服务辐射范围聚焦:85%项目集中于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带
  • 政校行企协同模式:形成"政府立项-学校研发-医院验证-企业推广"闭环链路

行业影响力多维评估

评估维度 量化指标 省内排名 全国参照值
教学资源建设 主持开发国家规划教材2部,省级精品课4门 第1位 相当于全国百强卫校前15%水平
技术技能传承 培养全国技术能手9人,省级教学新秀14人 连续三年蝉联地级市榜首 达到东部发达地区市级卫校平均水平
行业标准贡献 主导制定区域性标准5项,参与国家级标准2项 位列全省中职院校前三 相当于全国示范校标准制定能力的60%

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的背景下,苏艳婷的职业发展路径揭示了现代职教教师从单一教学者向"教育+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转型的可能性。其构建的"教学工场-研发中心-标准高地"三位一体架构,既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又创造了可复制的区域职教改革范式。未来需在国际化认证体系对接、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这将是检验其模式可持续性的关键方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909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81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