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涪城区(川幼师涪城)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涪城区校区(以下简称“涪城校区”)作为川内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其办学定位与区域教育需求高度契合。校区依托绵阳市涪城区教育资源集聚优势,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涵盖早期教育、艺术教育等多维度的专业体系。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形成“立足绵阳、辐射四川、服务西部”的办学格局。校区硬件设施与师资结构的双重优化,使其在同类专科院校中具备显著竞争力,但在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四	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涪城区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涪城校区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绵阳幼儿师范学校,201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专科院校,成为川北地区首所独立设置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区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重点培养基层幼儿园教师及早教机构专业人才。

时间阶段关键发展节点办学成果
1958-2015年中等师范教育阶段累计培养幼师2万余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5-2020年专科转型初期新增早期教育等3个专业,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
2021年至今高质量发展阶段立项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校地合作幼儿园达58家

二、地理区位与资源整合

校区位于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地处中国科技城教育功能区核心地带,周边分布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形成教育资源集群效应。校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儿童行为观察室、蒙台梭利实训中心等特色教学空间。

区位优势具体表现数据支撑
政校协同与涪城区教育局共建实习基地签约幼儿园42所,年接收实习生超800人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联合企业开发教材12部,订单班覆盖率达35%
交通网络毗邻绵阳南郊机场与成绵高速校区半径5公里内覆盖3条城市快速路

三、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校区现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7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构建“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将保育员资格证考试内容融入《幼儿生活护理》等课程。

td>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证书通过率
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游戏设计教师资格证72%、保育员证91%
早期教育婴幼儿动作发展、亲子活动设计早教指导师证85%、感统训练师证68%
艺术教育幼儿舞蹈创编、儿童戏剧表演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通过率94%

四、师资结构与发展路径

现有教职工21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行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近三年选派42名教师赴新加坡、台湾等地研修。

师资类型数量代表性成果
学科带头人12人主持省级课题7项,出版教材5部
骨干教师58人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
行业兼职教师34人来自省级示范园占比76%,参与课程开发21门

五、招生就业与市场需求

近三年招生计划稳定在1200人/年,第一志愿录取率达92%。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与成都、绵阳等地132所幼儿园签订用人协议,毕业生留川就业比例达89%。

年度报考人数录取比例对口就业率
2021年3247人1:4.0786.5%
2022年3589人1:3.9989.2%
2023年3865人1:4.2891.7%

六、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

构建“三阶递进”实践体系: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跟岗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投资3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幼儿园环境创设等10个VR实训模块。近两届学生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47项。

实践类型时长要求考核标准
教育见习每周4学时,持续1学期完成8次幼儿园观察记录
跟岗实习6周,安排在二年级寒假独立设计3个主题活动方案
顶岗实习12周,三年级下学期日均组织幼儿活动不低于4次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年均开展幼师国培项目6期,培训在职教师1200人次。组建“学前教育智库”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参与《绵阳市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等文件制定。疫情期间开发“宅家育儿”系列微课,全网点击量超50万次。

服务项目覆盖范围社会效益
园长资格培训川西北12个县市区累计培养园长832人
转岗教师培训凉山州、阿坝州助力345名中小学教师转岗幼教
社区育儿指导涪城区8个街道举办亲子活动136场,惠及家庭6200户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高端人才引进困难,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仅占3%;二是科研反哺教学效能不足,横向课题经费占比低于15%;三是智慧教育建设滞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覆盖率仅68%。建议通过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争取省级“双高计划”专项投入实现突破。

该校作为西部地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未来需在师资结构优化、科研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好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国际化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望建成国内一流幼儿师范院校,为基层幼儿园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31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23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