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高铁乘务

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与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作为西北地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均以服务国家铁路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两校在专业设置上高度聚焦轨道交通领域,形成“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但定位存在差异:前者侧重中等职业教育,后者涵盖中职与技工教育双体系。师资方面,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凭借多校区联动积累更大规模教师团队,而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以小班化教学见长。就业数据显示,两校均保持90%以上对口就业率,但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合作企业覆盖面更广。硬件设施上,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实训设备投入领先,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则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榆	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对比

对比维度 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创办时间 2014年(兰州新区职教园区首批入驻院校) 2006年(原兰州铁路机械学校改制)
办学层次 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技工双轨制办学
主管单位 甘肃省教育厅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企业办学)
校区分布 主校区位于榆中县(单一校区) 兰州/平凉/陇南三校区联动

专业体系与课程设置差异

对比维度 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核心专业 铁道信号控制、动车组检修技术、轨道供电 电气化铁道技术、铁路工程测量、列车客运服务
特色课程 高原铁路运维实务、智能调度系统应用 国际联运规章、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实训基地 兰州交大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合作基地 自主建设高铁模拟驾驶室、CRH380A型动车组实训舱
1+X证书 铁路信号工、接触网工 增加城市轨道站务员、安检员认证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配置

对比维度 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教职工总数 185人(专任教师122人) 347人(含企业兼职导师68人)
高级职称占比 28%(含铁路局退休工程师) 35%(含省级技术能手5人)
生师比 18:1 15:1
教学设备值 3800万元(含价值800万信号实训系统) 6200万元(含地铁屏蔽门实训装置等新型设备)

在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方面,两校均建立“订单培养+定向输送”机制。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与兰州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签订年度培养协议,2023届毕业生中87%进入国有铁路系统。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除传统铁路就业外,拓展地铁运营公司、中车集团等多元渠道,2023年轨道交通类岗位覆盖率达92.6%,其中城市地铁就业比例较上年提升12%。薪资数据显示,两校毕业生起薪集中在4500-6200元区间,但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学生晋升管理层速度更快,3年内担任班组长比例高出对手7个百分点。

国际化发展路径比较

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两校采取差异化策略。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重点加强俄语、哈萨克斯坦语等小语种教学,开发《跨国铁路货运组织》等特色课程,已为中欧班列运营单位输送46名专项人才。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则通过引入泰国、柬埔寨合作项目,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完成东南亚留学生培养项目3个,涉及轨道车辆维护、票务系统操作等领域。

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上,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推行“双主体”育人,与中铁电气化局共建“接触网工匠班”,实现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创建“厂中校”模式,将兰州轨道装备制造厂生产线转化为实训课堂,学生参与真实生产任务达120课时/学期。这种深度合作使该校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5天,较行业平均水平快20天。

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指标项 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
年培训铁路在职人员 800人次(侧重信号系统升级培训) 1500人次(含地铁新线开通前全员轮训)
技术咨询服务 参与兰张高铁信号系统方案论证 承担兰州地铁2号线票务系统优化项目
技能竞赛成果 全国职业院校铁道信号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 全国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沙盘竞赛一等奖1项

面向未来,两校均规划建设智慧轨道实训中心,但技术路线存在差异。榆中铁路轨道交通学校计划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高铁运维平台;甘肃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则侧重开发城市轨道智能调度系统实训模块。这种差异化发展既避免了资源重复投入,又为西北地区培养多层次轨道交通人才提供互补支撑。随着“交通强国”战略推进,两校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tie/165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08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