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昆明卫职院校训详解)

综合评述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校训,是其办学精神、育人理念和文化内核的高度凝练与集中体现。它并非简单的口号,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大背景之下,结合学院自身的发展历程、地域特色以及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而形成的一套价值准则和行为指南。深入理解其校训,需要超越字面含义,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教育哲学、时代要求以及对师生群体的具体指引。通常而言,职业院校,尤其是卫生类职业院校的校训,会紧密围绕“德”与“技”两大核心,强调职业道德修养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并重,同时融入服务奉献、精益求精、生命至上等医学人文精神。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其校训必然承载着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医学誓言的责任担当,旨在引导学子们成为既有仁爱之心、又有扎实本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疗卫生人才。对校训的详细阐述,将涉及对其文字构成、历史渊源、精神实质、对师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以及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渗透与体现等多个维度的系统剖析,从而全面揭示其作为学院灵魂所发挥的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校训的深度解读与时代价值

每一所致力于传承文明、塑造未来的教育机构,都拥有其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这便是校训。它如同航海中的灯塔,为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指明方向;它如同熔炉中的火焰,淬炼和凝聚着校园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作为扎根西南红土高原、面向大健康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校训更是凝聚了学院的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和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深入探究其校训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对学院文化的一次巡礼,更是对当代职业教育育人目标的一次深刻反思。


一、 校训的文本呈现与核心释义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校训通常以精炼的短语或对仗的句式呈现,其核心精神指向“德技并修,仁心仁术”。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却力重千钧,精准地概括了卫生类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与崇高追求。

“德技并修”是基石,是路径。它明确了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维度,且强调二者不可偏废。

  • “德”为首要:对于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而言,“德”具有一票否决权。它涵盖了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医德)和个人私德。具体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尊重生命、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职业操守;以及仁爱、善良、负责的个人品格。学院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正是“德”为先的体现。
  • “技”为根本: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技能是立身之本。这里的“技”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敏锐的病情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学院通过先进的实训设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严格的技能考核,确保学生掌握过硬的本领,能够胜任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要求。
  • “并修”是关键:“并修”意味着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不能只重技能而轻品德,培养出“有术无德”的危险品;也不能空谈品德而忽视技能,培养出“有德无术”的废品。唯有德性引领技能的方向,技能支撑德性的实现,方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仁心仁术”是目标,是境界。它源自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是“德技并修”的升华与最终呈现。

  • “仁心”是内在驱动力:即一颗仁爱、慈悲、同情之心。这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人文底色,要求他们对生命怀有敬畏,对患者充满关爱,能够换位思考,体恤病患之苦。有了“仁心”,技术应用才会充满温度,服务才会真诚周到。
  • “仁术”是外在表现力:即用仁爱之心驾驭的高超技术与方法。它不仅是技术本身,更强调技术的运用要符合伦理、充满善意、追求最佳效果。意味着在诊疗过程中,要选择对患者最有利、伤害最小的方案,要注重沟通艺术,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仁心”与“仁术”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仁心”是“仁术”的灵魂,“仁术”是“仁心”的载体。缺乏仁心的技术可能是冷酷的,而缺乏技术的仁心则是苍白无力的。校训要求学子追求“仁心”与“仁术”的完美结合,达到医术与医德的高度统一。


二、 校训植根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校训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针以及云南省区域卫生事业需求的肥沃土壤之中。


1.对中华优秀医学伦理文化的传承

“仁心仁术”直接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精髓。“医乃仁术”的古训早已深入人心,从扁鹊、华佗到孙思邈、李时珍,历代大医无不以“普救含灵之苦”为己任,将仁爱精神置于医术之首。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观念,为医德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学院校训将此传统智慧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现了文化自信与历史传承。


2.与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方针的同频共振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德技并修”完全契合这一国家导向,将宏观政策要求具体化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工匠精神”在医疗卫生领域即体现为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生命的极端负责,这与“仁心仁术”的要求高度一致。


3.服务于云南区域健康战略的现实需求

云南省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是关键。学院承担着为本地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层健康守门人的重任。校训中的“德”,包含了扎根基层、服务边疆的奉献精神;“技”强调适应基层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仁心仁术”则直接指向改善基层医患关系、提升服务质量。校训因而具有鲜明的区域适用性和时代使命感。


三、 校训精神在办学实践中的全面渗透

校训绝非墙上的装饰,而是活生生地体现在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各项办学实践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1.在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融入

  • 课程思政建设: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医德教育、生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过程。
    例如,在护理学教学中强调南丁格尔精神,在临床教学中讲述优秀校友的感人事迹。
  • 实践教学强化:建有设备先进的模拟医院、实训中心,通过大量仿真训练、临床见习、实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确保“技”过硬。在实践环节,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操作的习惯。
  • 考核评价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还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志愿服务、劳动表现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现“德”的考量。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彰显

  • 仪式教育活动:通过开学典礼、授帽仪式(针对护理专业)、毕业典礼等庄严仪式,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在神圣的氛围中感悟“仁心仁术”的真谛。
  • 榜样典型选树: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优秀学生”、“技能大赛能手”等,宣传他们的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校训精神,发挥引领作用。
  • 社团活动与志愿服务:鼓励学生组建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如急救协会、健康宣教社团等,利用所学知识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和仁爱之心。
  • 校园环境布设:在校园的显著位置,如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等,通过铭牌、石刻、文化墙等形式展示校训,使其随处可见、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要求

校训不仅是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对全体教职员工的行为准则。学院要求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争做“四有”好老师:要求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的言行举止、治学态度、对学生的关爱,本身就是对校训最生动的诠释。
  • “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能够将临床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带入课堂,确保“技”的传授前沿实用。
  • 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确保教师队伍成为“德技并修,仁心仁术”的践行者和表率。


四、 校训对师生成长与发展的指引作用

校训如同人生的座右铭,为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价值坐标和行为指南。

对学生的指引:

  •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来此求学不仅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谋生,更是为了修炼品德,未来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疗卫生工作者。
  • 规范日常行为:在校期间,无论是学习纪律、宿舍文明、师生交往还是社会实践,都应以校训为镜,检视自己的言行,做到诚信考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爱他人。
  • 塑造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立志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而非仅仅视其为一份职业。
  • 提供终身准则:校训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学生毕业离校,步入工作岗位,“德技并修,仁心仁术”的要求也将伴随其整个职业生涯,激励他们不断精进技术、提升医德。

对教职员工的指引:

  • 强化育人使命:提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其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比教书更为根本。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 提升专业素养: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自身“技”的水平,以更优质的教学回馈学生。
  • 涵养教育情怀:要求教师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指导,悉心帮助,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 规范从教行为:要求教师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和带动学生。


五、 校训在应对未来挑战中的永恒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校训因其蕴含的普遍真理和核心价值,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应对技术伦理挑战: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新的伦理问题。校训强调的“仁心”和“德”是驾驭这些技术的伦理罗盘,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符合社会伦理的方向发展。

应对医患关系挑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任危机有时存在的环境下,“仁心仁术”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金钥匙。真诚的沟通、人文的关怀、精湛的技术,是化解矛盾、赢得信任的根本。

应对基层人才需求挑战:国家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甘于奉献、技术扎实的人才。校训所倡导的扎根精神、服务意识、实用技能,正与这一需求高度契合,指引学院为基层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

应对终身学习挑战:医学知识更新迅速,校训“德技并修”中的“修”字,本身就蕴含了持续不断、永无止境的意思。它激励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适应时代发展。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的校训“德技并修,仁心仁术”,是其立校之本、兴校之魂、强校之基。它根植传统,呼应时代,指引实践,凝聚人心。这八个字,如同一粒种子,播撒在每一位昆卫学子的心田,随着知识的灌溉和实践的磨砺,必将生长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参天大树。它也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征程上,不断砥砺前行,为健康中国、健康云南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对校训的深入理解和自觉践行,将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348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3.5010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