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朔师校训详解)

关于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训的综合评述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底蕴深厚,精准地概括了师范教育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追求,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全体师生行为准则与道德理想的共同指引。“学高为师”强调的是为师者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学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是赢得学生尊重、担当教育重任的根本前提。在知识更新加速的当代,这一要求更显紧迫,它激励着教师不断攀登学术高峰,也鞭策着学子们刻苦钻研,夯实专业根基。“身正为范”则突出了师德修养的决定性意义,它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道德行为的楷模,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端正的品行操守去感染、引领学生成长。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一个合格乃至优秀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体两翼。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这一经典教育格言作为校训,充分彰显了其扎根师范教育传统、坚守育人初心的坚定立场,以及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教师队伍的高度重视。深入解读和践行这一校训,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师生的共同进步,乃至对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度阐释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其精神风貌、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结晶。它如同灯塔,指引着师生的言行举止和价值取向。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一所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重任的高等院校,其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的积极回应。这八个字,源自深厚的教育文化积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阐述。



一、 校训的渊源与核心内涵解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校训,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悠久的教育传统。它精炼地概括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根本要求。

  • “学高为师”的内涵解读:

“学高为师”首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深厚的学科功底是履行教学职责的基础。一个教师如果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学问浅薄,就难以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学高”意味着持续的学习能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储备,必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紧跟学术前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实现终身学习。“学高”还包含着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的掌握。懂得“教什么”是基础,明白“如何教”则是关键。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将知识高效地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因此,“学高为师”是对教师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综合要求,是教师立身执教的“硬实力”。

  • “身正为范”的内涵解读:

“身正为范”则将关注点从“才”转向了“德”,突出了师德师风的极端重要性。“身正”指的是教师自身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端正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本身就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科书。一个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的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敬,其教诲也更能入耳入心。反之,如果教师言行不一,道德有亏,则其知识传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为范”则明确了教师的榜样角色,要求教师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都应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表率。这是教师职业的“软实力”,也是教育影响力的深层源泉。

  • “学高”与“身正”的辩证统一关系:

“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学高是身正的基础和延伸身正是学高的导向和保障

二、 校训对学校办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校训绝非悬置于象牙塔顶的口号,它深刻地融入并指导着学校的各项办学实践,塑造着学校的独特气质。

  • 引领人才培养目标: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直接由其校训所决定。学校致力于培养的,正是“学高”与“身正”兼备的基础教育师资。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不仅注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落实“学高”),同时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师德教育、教育伦理等相关课程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身正”)。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确保了毕业生既能“教得好”,又能“育得人”。

  • 规范教师队伍建设:

校训既是针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学校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镜鉴。学校在师资引进、考核评价、职称晋升、师德师风建设等环节,都会以校训精神为重要准则。在选拔教师时,既考察其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也严格考察其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在日常管理中,鼓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恰恰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新时代的具体化体现。通过树立师德典型、强化师德考核等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使教师队伍成为践行校训的表率。

  • 塑造校园文化与学风: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如新生入学教育、校史校情讲解、校园环境布置(如将校训镌刻于醒目位置)、主题班会、文化活动等,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容易形成崇尚真理、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对应“学高”),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乐于奉献的校风(对应“身正”)。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对师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三、 校训对师生个人成长的价值引领

校训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每个师生的具体行动和成长轨迹上。

  • 对教师的引领:

对于教师而言,校训是职业发展的永恒标尺。它提醒每一位教师:

  • 要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不断深化专业造诣,拓宽知识视野,改进教学方法,以应对教育变革的挑战。
  • 要时刻反省自身的道德修养,恪守职业操守,言行雅正,廉洁从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 要认识到教育工作的示范性,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在社会上,都要自觉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做到课上课下一致、校内校外一致。

这促使教师不仅关注“授业”,更注重“传道”与“解惑”,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升华。

  • 对学生的引领:

对于广大学生,特别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校训是他们未来职业的预备令和人生航向的灯塔。它要求学生:

  • 在校期间,必须将学业放在首位,勤奋刻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将来走上讲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 要注重个人品德的锤炼,遵守校纪校规,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点滴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 要初步树立教师角色的意识,认识到未来自己所肩负的育人使命,自觉按照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这种引领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动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准教师做好准备。



四、 校训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校训非但没有过时,反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 新时代对“学高”的新要求:

在信息时代,教师“学高”的内涵已从单纯的知识储备,扩展到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国际视野。教师需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引导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践行校训时,必然需要将这些新时代的能力要求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 新时代对“身正”的新强调: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定力显得尤为重要。“身正”要求教师不仅要个人品德过硬,还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坚守教育初心,保持清正廉洁,是对新时代教师“身正”的严峻考验。

  • 面向未来的坚守与创新:

展望未来,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继续深挖校训的时代内涵,将其精神实质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地区的教育需求紧密结合。学校会在坚守师范教育本色、弘扬优良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学高”与“身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现路径。
例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校)合作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高”水平;通过强化课程思政、创新师德教育模式来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和“身正”意识。使校训精神成为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培养卓越教师的不竭动力。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魂。它源于历史,立足于现实,指向未来,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文化气质和每一位师生的成长。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践行这一校训,对于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指导价值。这八个字所承载的教育理想和职业操守,将持续照耀着朔州师专人前行的道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3616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24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