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抚职院校训详解)

关于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详细阐述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赣鄱大地、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训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凝练表达,更是其精神传统与文化基因的核心载体。深入解读其校训,对于理解学校的教育哲学、价值追求以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使命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校训通常蕴含了学校对学子在品德修养、专业技能、人生追求等方面的殷切期望,是引领师生行为的内在规范和精神旗帜。通过对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溯源、文本解析、精神内涵及其在办学实践中的全方位体现进行系统性地阐述,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所高职院校如何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从而塑造其独特的院校品格与身份认同。
一、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确立与文本解读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强技,笃学力行”。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深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是学校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魂的集中宣言。“厚德”一词,源自《周易》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校训的基石与首要要求。“厚”意为增益、丰厚、积淀;“德”指道德、品行、操守。“厚德”要求师生员工不断砥砺品格、修养身心,将道德修养置于个人成长的首位。在职业教育的语境下,“厚德”具有特殊的指向性:它强调培养具备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合格公民和职业人。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能,更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值得信赖的技术技能人才。“强技”则精准地指向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强”意为强化、精通、卓越;“技”指技术、技能、技艺。“强技”就是要求师生专注于技术技能的锤炼与提升,追求技艺的精湛与卓越。它呼应了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战略部署。学院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的深化等多种途径,致力于让学生掌握过硬的本领,具备强大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笃学”出自《论语》,强调的是一种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笃”意为忠实、专心、踏实;“学”指学习、学问、知识。“笃学”要求师生摒弃浮躁,潜心向学,以严谨求实、孜孜不倦的精神钻研专业知识和技术理论。它不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在知识和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笃学”是保持个人和学校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力行”同样源自儒家经典《中庸》,所谓“力行近乎仁”,强调的是将所学付诸实践,身体力行。“力”意为努力、尽力;“行”指实践、行动、践行。“力行”是校训的落脚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它要求师生不能止步于理论和知识的层面,必须将崇高的品德、精湛的技艺、渊博的学问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之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提升自我、创造价值。对于职业学院的学生而言,“力行”就是要走进车间、深入企业、服务社会,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成长成才。这八个字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厚德是根本,规定了人才培养的价值方向;

强技是核心,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笃学是途径,阐述了实现目标的方法过程;

力行是归宿,强调了学习成长的实践导向。

四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所期望培养的人才画像:即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 校训“厚德强技,笃学力行”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厚德强技,笃学力行”的校训,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紧密结合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它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厚德”置于校训之首,充分表明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培养的人必须首先是一个道德健全的人。校训引导学生在掌握安身立命之“技”的同时,更筑牢立身处世之“德”,这符合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强技”是职业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鲜明标志。校训毫不避讳地将技能提升到与品德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彰显了学院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坚定遵循。它向社会宣告,抚州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精、能够直接服务于经济生产一线的人才,这正是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再次,它弘扬了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笃学”与“力行”的并重,是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生动体现。它批判了脱离实践的空洞学习和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倡导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这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高度契合,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一脉相承,对于克服教育中可能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倾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回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精湛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大军。“厚德强技,笃学力行”的校训,正是对这一时代呼唤的响亮回答。它鼓励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锤炼品德、掌握技能、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成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精造”、“中国智造”的坚实力量。
三、 校训在学院办学实践中的全方位融入与体现校训绝非悬于墙上的口号,而是深深融入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治校各个环节的生动实践。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使校训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在教育教学环节:
  • 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在所有专业课程中挖掘“厚德”元素,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融入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 实践教学强化: 加大实训课程比重,建设高标准实训中心,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突出“强技”和“力行”。通过技能竞赛、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提升技能。
  • 学风建设: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术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等,营造“笃学”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勤奋、严谨、求实的学风。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要求教师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成为涵养德行的“人师”。教师自身要践行“厚德”,以身作则;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成为行业领域的能手;要持续“笃学”,更新知识结构;要善于“力行”,带领学生深入实践。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训得以落实的关键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层面:
  • 环境熏陶: 将校训置于校园醒目位置,利用宣传栏、网站、新媒体等载体广泛宣传,使其随处可见、深入人心。
  • 活动载体: 组织开展以“技能文化节”、“道德讲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和践行校训精神。
  • 榜样引领: 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技能大师”、“学习之星”、“实践能手”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生动诠释校训的内涵,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
在管理服务与校企合作中:学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以校训为指引,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为师生践行校训创造良好条件。在校企合作中,学院将“厚德强技”的人才标准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对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质量,确保培养出的学生既能满足企业的“强技”要求,又能符合社会期待的“厚德”标准。
四、 校训对师生成长的引领与塑造作用“厚德强技,笃学力行”的校训,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时刻指引着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校训是他们三年大学生活的行动指南和成长坐标。入学之初,校训帮助他们确立目标: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习过程中,校训提醒他们兼顾“德”与“技”,平衡“学”与“行”。面临挫折时,“笃学力行”的精神给予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毕业之际,校训内化形成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他们走向社会、开启职业生涯最宝贵的财富。一大批毕业生以扎实的技能、良好的品德和务实作风,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正是校训育人成效的最直接证明。对于教师和教职工而言,校训是职业操守和专业发展的标尺。它激励教师不断提升师德修养,精进业务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也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以“厚德”之心提供服务,以“强技”之能提升工作效率,以“笃学”之态改进工作方法,以“力行”之姿落实各项工作,共同服务于育人中心工作。
五、 结语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厚德强技,笃学力行”,是其办学历史、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的结晶。它根植传统,面向未来,特色鲜明,内涵深刻。这八个字不仅镌刻在校园的建筑上,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中,流淌在学院的血液里。它规范着行为,塑造着品格,引领着方向,凝聚着力量。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广阔舞台上,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高擎这一精神旗帜,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各个方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中国职业教育的辉煌篇章增添属于自己的鲜明注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88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838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