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什么,简介(皖西卫院校园文化简介)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皖西革命老区、专注于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历史传统、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与生动体现。学院始终秉持“厚德精术、博学济世”的校训精神,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了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以“天使文化”为核心、以“工匠文化”为追求、以“地方文化”为滋养的独特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不仅体现在严谨求实的教风学风和规范有序的制度建设中,更弥漫于环境雅致的校园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它旨在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严谨职业态度,又怀有深厚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卫生健康人才,形成了育人目标明确、职业特色鲜明、区域色彩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与文化沃土。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简介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素有“白鹅王国、羽绒之都”美誉的安徽省六安市。学院依托皖西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和快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历经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已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区域影响力持续增强的卫生类高职院校。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紧密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人才需求,开设了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医学、助产等多个紧密对接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专业及专业方向,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生健康类专业群。

学院占地面积广阔,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体育设施齐全。拥有装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各类实验实训室,模拟医院、药学实训中心、检验中心等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逼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技能训练平台。
于此同时呢,学院与省内外众多知名医院、医药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院)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共育专业人才,有效保障了实践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皖西乃至安徽省的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


一、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与精神基石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并非无源之水,其形成与发展深深植根于学院的办学历史、地域环境与行业特性之中,凝聚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内涵与精神基石。


1.精神引领:校训与办学理念

“厚德精术、博学济世”这八字校训,是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校园文化最精炼的概括与最高度的凝练。

厚德是立身之本,要求师生将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仁爱精神,体现了医疗卫生行业“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性对从业者道德情操的至高要求。

精术是立业之基,强调对医疗护理技艺的精益求精,对专业知识的刻苦钻研,反映了职业教育注重技能、追求卓越的内在要求。

博学是成长之梯,鼓励师生广泛涉猎,拓宽知识视野,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

济世是价值归宿,指明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将所学所能回馈于国家与社会的卫生健康事业,彰显了崇高的职业理想与家国情怀。这一校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学院的办学理念强调“立德树人、知行合
一、服务地方、追求卓越”,这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学院立足地方、服务行业的定位,并树立了不断超越、争创一流的发展目标。


2.文化底色:红色基因的传承

六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就发生在这里,这片土地孕育了深厚的红色文化。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地域优势,将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日活动以及各类文化实践之中。

学院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苏家埠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邀请老红军后代或党史专家举办讲座,开展“红色故事会”、“重走红军路”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这种红色文化的浸润,培养了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品格,为他们未来投身于艰苦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校园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红色底色。


二、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实践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存在,更需要通过丰富的载体和具体的实践来呈现和固化。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通过多种途径,让抽象的文化的变得可感、可知、可参与。


1.物质文化层: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学院的校园规划和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了卫生类院校的特色与文化追求。校园内不仅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更注重人文景观的营造。

  • 特色景观:校园中设立有南丁格尔塑像、希波克拉底誓言碑、中医药文化园、生命科学馆等具有医学人文气息的景观和场馆。这些设施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时刻提醒着学子们铭记医学先驱的精神,敬畏生命、崇尚科学。
  • 文化场馆:图书馆除提供专业书籍外,还设有医学人文阅览区,陈列医学史、医患沟通、医学伦理等方面的书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校史馆则生动展示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增强了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实践环境:高度仿真的模拟医院、护士站、药房、手术室等实训环境,使学生一进入其中便能感受到严谨、规范、安全的职业氛围,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环境本身成为了重要的文化教育工具。


2.制度文化层:规范行为,涵养风气

学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不仅是维护校园秩序的工具,更是塑造校园文化、涵养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保障。

  • 学生管理制度:针对卫生行业要求,对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有着更为严格和规范的要求,例如穿着护士服、佩戴护士帽的规范,言行举止的文明要求等,旨在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
  • 教学管理制度: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考试纪律和技能考核标准,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起“质量至上”、“规范操作”的准绳。
  • 奖惩激励机制:通过评选“优秀实习生”、“技能竞赛标兵”、“南丁格尔式优秀学生”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争先创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行为文化层:活动引领,知行合一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活跃、最生动的体现。学院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为学生展示才华、提升素养、践行理念提供了广阔舞台。

  • 专业技能竞赛:常态化举办护理技能大赛、中药辨识大赛、解剖图谱绘制大赛等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 职业道德与人文教育活动:定期举行“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传光仪式、医学生宣誓仪式、医学伦理辩论赛、医患沟通情景模拟演练等活动。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神圣感和责任感教育的有效形式,深刻塑造了学生的职业认同和价值观念。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健康普查、卫生知识宣传、急救技能普及、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
    这不仅是学以致用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重要途径,将“济世”的校训落到了实处。
  • 文体社团活动:支持学生组建各类文体社团和专业兴趣小组,如舞蹈社、合唱团、书法协会、针灸推拿协会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营造了活泼、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校园文化的特色与成效

经过长期的培育与建设,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1.职业性特色突出

学院的一切文化活动都紧密围绕“卫生健康”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具有极强的行业针对性和职业导向性。从环境布置到制度设计,从课程设置到活动开展,都渗透着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要求。这种浓郁的职教特色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置身于一个高度情境化的职业环境中,有利于其职业Identity的早日形成和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2.地域性色彩鲜明

成功将皖西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宝贵的育人资源,是学院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赋予学院文化独特的精神品格和历史厚重感,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技术过硬,更信念坚定、富于奉献精神。


3.实践性导向明确

学院文化高度重视“知行合一”,强调将价值引领转化为具体行动。无论是严格的技能训练,还是广泛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都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外化为实际行动的广阔平台。这种强调实践的文化特质,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以其扎实的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元融合、特色鲜明的有机整体。它以校训精神为魂,以红色基因为底,以职业素养为核,通过物质环境、制度规范和行为活动等多维载体,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文化场。这个文化场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为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是学院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化办学的重要支撑与宝贵财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137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31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