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茅台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茅台校训详解)

综合评述茅台学院,作为一所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以酿酒工程为核心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其校训不仅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更是其独特行业背景与高等教育使命深度融合的结晶。校训“厚德、博学、笃行、求精”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指明了方向。它深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紧密结合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精准对标了酿酒产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厚德”是立身之本,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尤其在食品行业,诚信与责任更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博学”是成才之基,要求学生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笃行”是实践之要,倡导知行合一,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求精”是卓越之魂,契合了茅台集团一贯倡导的工匠精神,追求技艺的极致与产品的完美。这八字校训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茅台学院学子应有的品格、学识、能力和精神追求,是引领学院特色化、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旗帜,也是每一位茅台学院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深入阐释其内涵,对于理解学院的办学特色与育人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茅台学院校训的深度阐释

坐落于中国酒都仁怀的茅台学院,是一所肩负着为酿酒行业乃至更广泛领域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使命的特色本科院校。其校训“厚德、博学、笃行、求精”,并非简单的词语堆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锤炼的思想结晶。这八个字,源自经典,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系统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构建了一个从价值塑造到能力培养,从知识积累到实践创新,从基本要求到卓越追求的完整育人体系。下面,我们将对这四大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厚德: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厚德”居于校训之首,凸显了品德修养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德者本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 内涵解析:“厚德”,意为使德行丰厚、稳固。它要求师生不断砥砺品德,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其内涵丰富,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 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培养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深刻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行业兴衰的紧密联系,自觉将所学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
    • 诚信守则与职业操守:对于茅台学院,尤其是其核心的酿酒、食品相关专业而言,诚信是生命线。它要求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坚守质量底线,敬畏法律法规,恪守契约精神,成为值得信赖的专业人才。
    • 仁爱之心与健全人格:倡导师生常怀仁爱之心,懂得感恩,学会合作,关爱他人,塑造乐观、豁达、坚韧的心理品质,实现人格的和谐发展。
  • 实践路径:茅台学院将“厚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课程思政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营造崇尚品德、见贤思齐的校园氛围。学院强调,一名优秀的酿酒工程师或食品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对社会负责的人。产品的质量背后是人的质量,而人的质量首先体现在其道德品质上。


二、 博学:知识体系的广博构建

“博学”是成才的基础,是对师生学识广度与深度的要求。在知识爆炸、学科交叉融合日益加深的今天,“博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内涵解析:“博学”意指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它并非鼓励漫无目的的学习,而是强调构建“T”型知识结构。
    • 坚实的专业深度:要求学生深入掌握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成为本领域的专家。
    • 宽广的学科广度:鼓励学生跨越专业壁垒,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如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市场营销、管理学、乃至人文社科知识,形成开阔的视野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 持续的学习能力:“博学”更是一种动态要求,强调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以应对未来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
  • 实践路径:茅台学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通识教育模块和跨学科选修课程,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论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院依托茅台集团的强大产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行业最新实践和技术的独特机会,使“博学”不仅限于书本,更延伸到广阔的产业现场。


三、 笃行: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

“笃行”是“博学”的落脚点,强调坚定不移地去实践、去行动。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鲜明特色,也是对“纸上谈兵”式教育的超越。

  • 内涵解析:“笃行”意为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 重视实践教学:将实验、实习、实训、项目设计等实践环节置于重要位置,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学生面对真实的产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 弘扬实干精神: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反对空谈和浮夸,强调行动力与执行力。
  • 实践路径:茅台学院建有先进的实验实训中心,并与茅台集团及其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参与技术攻关的宝贵平台。“笃行”精神体现在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要求的各个环节,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四、 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求精”是校训的升华,是茅台学院特色最鲜明的体现。它直接呼应了茅台酒酿造工艺中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提升为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 内涵解析:“求精”意为追求精致、完美、卓越。它体现在:
    • 对技术极致的追求:在专业领域,不满足于“差不多”,而是要钻研到底,力求在工艺、技术、管理上达到更高水平。
    • 对产品质量的苛求: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输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都经得起检验。
    • 对创新突破的渴望:“求精”并非因循守旧,而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行业进步。
  • 实践路径:学院将“求精”文化融入校园建设。通过开设相关课程、邀请工艺大师进校园、举办技能大赛等方式,熏陶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科研上,鼓励面向产业需求开展应用型研究,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追求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和实际效能。这种对卓越的追求,使得茅台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独特的竞争力。


五、 校训的内在逻辑与整体价值

“厚德、博学、笃行、求精”四个维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有机统一的整体。

  • “厚德”是方向与保障:它确保了“博学”之才能够用在正途,“笃行”之力能够服务社会,“求精”之果能够造福于人。没有“德”的引领,知识和能力可能失去方向,甚至产生危害。
  • “博学”是基础与源泉:为“笃行”提供理论指导,为“求精”提供知识支撑。缺乏广博的知识,实践可能流于盲目,追求卓越也将失去根基。
  • “笃行”是桥梁与检验:它是将“博学”所得应用于实际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厚德”是否落到实处、“博学”是否真正掌握的重要标准。
  • “求精”是目标与境界:它是在“厚德”指引下,基于“博学”基础,通过“笃行”实践,最终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和精神高地。

这一校训体系,精准地契合了茅台学院作为行业特色院校的定位。它既体现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又突出了面向酿酒这类传统优势产业培养人才的个性需求。它引导师生不仅要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更要成为有德行、有追求、有担当的人。茅台学院的校训,是其办学灵魂的彰显,是凝聚师生共识的精神纽带,也是推动学院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一校训将继续引领茅台学院在特色办学道路上稳步前行,为中国酿酒事业和相关产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197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98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