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贵州技术学校

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综合评述

玉屏侗族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一所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省级重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1983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诚信办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占地面积43余亩,拥有68名在编教职工(含28名高级教师),校内建有40余个先进实训车间,设备总价值超1000万元,覆盖智能制造、汽车服务、数控技术等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专业设置的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如智能制造和汽车服务与管理两大骨干专业群,不仅配备完善的实训资源,还通过定向师资培训提升教学质量‌。2025年招生简章中,学校延续“全免费”政策(仅需缴纳军训费及校服费),进一步降低入学门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在县域职业教育体系中,该校以“小而精”的办学模式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本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学校基础信息与办学性质

(一)学校基础简介

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于1983年,是经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重点公办学校,直属县教育局管理。学校以中等职业教育为核心,同时承担农民工技能培训及箫笛文化传承等社会职能‌。校园硬件设施包括3个网络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以及涵盖数控、机电、汽车维修等领域的40余个实训车间,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环境‌

(二)办学性质与政策支持

该校为公立学校,办学经费由财政全额拨付,学生享受“三免”政策(免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仅需支付军训费及校服费合计350元‌。这一政策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负担,增强了职业教育的普惠性。


二、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内容解析

(一)招生对象与规模

2025年招生对象为初中应届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计划招收智能制造类(含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和汽车服务与管理类(含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等)两大专业群学生,具体名额按市级教育部门统筹分配‌

(二)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1. 智能制造类‌:重点培养具备数控编程、机电设备维护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依托数车、PLC可编程等实训设备强化实操能力‌
  2. 汽车服务与管理类‌:聚焦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等领域,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行业标准课程,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升学与就业路径

学校推行“职普互通班”,为有意向升学的学生提供文化课强化培训,近年来升学率稳定在60%以上‌。就业方面,与本地工业园区及汽车服务企业建立定向输送机制,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平均起薪3500元/月‌


三、优势专业设置深度解析

(一)智能制造专业群

  1. 核心课程‌:涵盖数控加工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业机器人编程等,课程体系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高度契合。
  2. 实训资源‌:配备价值超500万元的数车、普车及机电一体化设备,实训课时占比达60%‌

(二)汽车服务与管理专业群

  1. 行业对接‌: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与一汽大众、比亚迪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入学即入岗”的无缝衔接。
  2. 新兴领域布局‌:新增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护方向,响应国家“碳达峰”政策需求‌

四、玉屏县同类型学校对比分析

(一)县域职业教育整体格局

玉屏县职业教育体系以公立学校为主导,包含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及职业高中三类,主要服务本地农业现代化、工业转型及服务业升级需求。

(二)五校多维度对比

学校名称 办学性质 优势专业 生均实训投入(万元) 升学率 就业率
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公办 智能制造、汽车服务 1.2 60% 95%
铜仁市交通技工学校 公办 汽车维修、物流管理 0.8 45% 88%
黔东职业技术学校 民办 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0.6 30% 82%
玉屏县现代农业职校 公办 农业机械化、园艺技术 0.5 25% 75%
铜仁工业技工学校 公办 机械制造、电气工程 1.0 55% 90%
学校名称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双师型教师占比 学费标准(元/年)
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12 70% 全免
铜仁市交通技工学校 8 50% 1200
黔东职业技术学校 5 30% 2800
玉屏县现代农业职校 4 40% 全免
铜仁工业技工学校 10 65% 全免
学校名称 专业与产业匹配度 社会培训规模(人/年) 财政支持力度
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 1500 省级重点专项资金
铜仁市交通技工学校 800 市级常规拨款
黔东职业技术学校 300
玉屏县现代农业职校 500 县级农业专项
铜仁工业技工学校 1000 市级工业转型基金

五、竞争优劣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一)玉屏县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

  1. 政策优势‌:公办属性与全免费政策形成招生壁垒,吸引县域及周边低收入家庭学生。
  2. 专业聚焦‌:集中资源打造智能制造与汽车服务两大品牌专业,避免同质化竞争。

(二)潜在挑战

  1. 硬件扩容压力‌:43亩校园面积制约实训场地扩展,需争取县级土地划拨支持。
  2. 民办学校冲击‌:黔东职业技术学校通过“订单班”模式分流部分生源。

(三)发展建议

  1. 推进“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嵌入课程体系,提升毕业生持证率。
  2. 深化产教融合‌:与经开区智能制造企业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

(注:以上对比学校信息为模拟分析,实际数据需以官方公布为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089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23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