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计算机学校

广西计算机类学校(广西计算机技术学校)

广西计算机类学校

广西计算机类学校(广西计算机技术学校)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专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代表性院校,长期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学校依托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紧密结合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构建了涵盖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课程体系。其办学特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及产学研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战机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近年来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区同类院校前列。此外,学校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作为广西信息技术教育的标杆之一,该校为区域数字化转型升级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历史与发展沿革

广西计算机技术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最初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于2005年正式升格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并入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开始招收大专层次学生。2020年,学校获批成为广西首批“产教融合示范校”,标志着其办学模式得到官方认可。

  • 初创阶段(1990-2004年):以社会培训为主,开设计算机基础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等课程。
  • 转型期(2005-2011年):建立系统化中职教育体系,新增网络技术、多媒体设计等专业。
  • 快速发展期(2012年至今):对接高职教育标准,形成中高职衔接的贯通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与课程特色

学校目前设有6个系部,涵盖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15个专业方向。其课程设计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采用模块化教学,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项目深度结合。

  • 特色专业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与本地科技企业合作开设AI实训室。
    • 云计算技术应用:引入阿里云、华为云认证课程。
  • 实践教学占比:专业课程中实验实训课时超过50%,部分专业实行“2+1”校企双元培养。

师资队伍与科研实力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0%。近五年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6项。教师团队定期赴华为、腾讯等企业研修,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 人才引进政策:对博士及行业领军人才提供科研启动资金和住房补贴。
  • 教学成果:获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校企合作与就业保障

学校与38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包括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数广集团等区域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实现毕业生定向输送,近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 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投入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建成网络安全攻防实验室等12个特色实训室。
  • 就业服务:设立职业发展中心,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等全程指导。

校园设施与学生生活

学校占地320亩,拥有智能化教学楼、标准化学生公寓及多功能体育场馆。图书馆藏书25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覆盖IEEE、Springer等权威期刊。学生社团活跃,定期举办“计算机文化节”“黑客马拉松”等特色活动。

  • 数字化校园:实现5G网络全覆盖,教务管理系统支持移动端选课与成绩查询。
  • 生活配套:食堂提供智能点餐系统,宿舍配备空调与独立卫浴。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农村地区开展“数字扶贫”培训项目,累计培训留守儿童监护人或老人智能设备使用技能超5000人次。同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网站建设、数据安全评估等低价技术服务,助力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 公益项目:连续5年组织师生参与“网络安全进社区”科普活动。
  • 技术输出:开发“智慧农业监测系统”等12个应用成果在广西县域推广。

未来发展目标与挑战

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拟投资1.2亿元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并申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高水平师资储备不足、东盟跨境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尚待完善等问题,亟需通过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突破发展瓶颈。

  • 重点工程:筹建“中国—东盟数字技能实训基地”,服务RCEP框架下的人才需求。
  • 质量提升:计划3年内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作为广西计算机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广西计算机技术学校通过持续创新办学模式,正逐步成为辐射东盟地区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高地。其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jisuanji/2729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44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