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和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田职业技术学校)

和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田职业技术学校)是南疆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技能人才培养、产业服务、就业促进等多重使命。学校立足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模式,构建了覆盖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专业体系,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训设施建设、拓展就业渠道,逐步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闭环,成为新疆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之一。其办学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紧密对接和田地区“馕产业”“手工地毯”“农牧业现代化”等支柱产业,开设特色专业;二是创新“双语+技能”教学模式,兼顾民族地区语言文化与技术能力培养;三是通过“订单班”“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协同,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和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和田地区农业技术学校,2012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更名为现名。校区占地总面积320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设有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旅游服务4个专业群,开设18个中职专业。学校现有在校生482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87%,农村户籍学生占比92%,形成了以本地生源为主、辐射南疆四地州的招生格局。

时间重大事件办学规模
1978-2011农业技术学校阶段,以农林类专业为主年均招生300人
2012-2020升格中职学校,新增工科、服务类专业在校生突破3000人
2021至今新校区投入使用,启动“双优计划”建设全日制在校生达4820人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分析

学校专业布局紧扣和田地区“五大产业链”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馕食品加工、艾德莱斯绸织染、设施农业技术等特色专业。通过对比近三年专业招生数据可见,传统优势专业保持稳定,新兴专业增速显著。

专业类别2021年招生2022年招生2023年招生
现代农业技术420人450人520人
民族手工艺(地毯)280人320人350人
新能源汽车维修150人230人310人
电子商务180人260人400人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6个月企业实践经历。通过对比发现,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升,但“双师型”教师占比仍需加强。

指标类型2021年2022年2023年
专任教师总数245人268人295人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18%24%30%
双师型教师占比45%52%58%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2%28%33%

四、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对比

学校建立“一生一策”就业跟踪机制,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但专业对口率存在差异。通过分专业就业数据对比可见,工科类专业对口率显著高于服务类专业。

专业大类2021届2022届2023届
装备制造类92%94%95%
民族手工艺类85%88%90%
信息技术类88%90%92%
现代服务类78%82%85%

在升学方面,学校与新疆农业大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3+2”中高职衔接培养,年均升学人数从2021年的120人增至2023年的185人,升学率提升至15%。值得注意的是,升学学生中87%选择留在新疆高校就读,体现了服务本地发展的导向。

五、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建有“和田地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年培训社会人员超3000人次,重点开展馕产业技能提升、电商直播等短期培训。通过“引企入校”模式,与新疆驼铃食品、和田地毯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馕食品加工实训车间年产值突破800万元,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双向赋能。

  • 校企共建平台:现代畜牧实训基地(与新疆天山畜牧合作)、智能农机维修中心(与约翰迪尔授权服务商共建)
  • 技术研发成果:参与制定《和田大芸种植技术规范》等3项地方标准,研发红枣去核机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脱贫攻坚中,学校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560人,毕业就业率100%,带动家庭平均年收入增长2.4万元。该经验被纳入《新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集》,形成可推广的“和田模式”。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学校仍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双师型”教师引进难度大,特别是智能制造等新兴专业缺乏行业领军人才;二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与产业技术迭代存在时间差,如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车辆型号滞后市场主流产品;三是县域经济承载力有限,部分专业毕业生本地就业岗位不足。为此,学校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三大举措:

  • 联合企业建设“大师工作室”,计划三年内引进15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 申报“新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更新实训设备
  • 拓展“援疆省市订单班”,与浙江、广东等地企业合作建立跨区域就业网络

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改革,探索跨境电商、沙漠治理等新专业方向,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南疆地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866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32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