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天水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天水卫生职业技术教育)

**天水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天水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综合评述** 天水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是甘肃省内以医学类职业教育为核心的特色院校,其办学定位紧密围绕区域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形成了以护理、药学、医学技术等专业为主的教育体系。学校依托天水市“陇南医药枢纽”的区位优势,与多家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在基层医疗岗位的适应性较强。近年来,学校通过扩建实训基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课程体系等举措,逐步提升办学质量。然而,受限于区域经济水平和行业竞争压力,其在高端医疗设备投入、师资结构优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总体而言,该校在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推动产教融合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但需进一步突破资源瓶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天水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天水医学专科学校,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明确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兼顾成人继续教育的办学方向。学校隶属天水市卫健委管辖,与兰州大学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形成“中职-高职-继续教育”贯通式培养体系。

办学定位上,学校以“立足天水、服务陇南、辐射西北”为目标,重点培养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等专业技能型人才。通过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谷县中医医院等10余家医疗机构共建实习基地,实现“课堂-病房”一体化教学模式。

时间阶段 关键事件 发展成果
1958-1998年 初创期医学专科教育 培养基层医疗骨干1200余人
2005-2015年 转型中职教育,增设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通过省级重点专业验收
2016年至今 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实训设备总值达3200万元

二、专业设置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8个中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占比达60%。2021年新增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填补区域康养人才缺口。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实训+临床轮岗”模式,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技术》《药理学》《病理学》等。

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建有解剖学标本室、模拟手术室、药剂实训室等23个专项实验室,并与天水市疾控中心合作建立公共卫生实训基地。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率达75%,开发在线课程45门。

专业名称 在校人数 对口就业率 主要合作单位
护理 1980人 92.3%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学 430人 88.5% 甘肃医药集团
康复治疗技术 270人 85.6% 麦积区中医医院

三、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286人,其中专任教师19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5%。高级职称教师34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28%。近年通过“名校引智计划”引进医学类副高以上专家5人,组建了老年护理、中医药康复等教学团队。

科研方面,2018-2023年累计立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1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2篇。与天水市药检所合作开发的“陇药炮制虚拟仿真系统”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年份 教师总数 硕士及以上比例 科研项目数(项)
2021 260 25% 12
2022 275 27% 15
2023 286 28% 18

四、学生管理与社会服务

学校实行“半军事化+人文关怀”管理模式,推行班级量化考核制度,连续五年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设立“南丁格尔奖学金”,年发放助学金超300万元。2023年护考通过率达78.2%,高于全省中职护理专业平均水平。

社会服务方面,学校承接天水市卫健委“基层医疗人员技能提升计划”,年培训乡村医生800人次。疫情期间派出126名师生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工作,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五、挑战与发展前景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高端医疗模拟设备占比不足30%;二是县域生源流失严重,2023年新生中农村户籍比例降至41%;三是“1+X”证书试点推进缓慢,仅护理专业通过认证。未来计划通过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智慧医教平台等措施破局。

根据《天水市“十四五”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学校将重点布局中医药康养、智慧医疗等新兴专业,目标在2025年实现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标准,打造西北地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19194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41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