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赣州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赣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鉴定于一体,承担着为区域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使命。学校依托“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江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基础,构建了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为主导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技能大赛、升学率、就业质量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成为赣南地区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典范。
猜你喜欢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办学定位:立足赣州,服务江西,辐射长三角,聚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赣州技工学校,2005年升格为普通中专,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20年被认定为“江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
基础设施:校园占地320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建有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实训中心,实训设备总值达1.2亿元。
| 类别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实训设备值 |
|---|---|---|---|
| 赣州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 320亩 | 15.6万平方米 | 1.2亿元 |
| 江西省A类职业院校均值 | 280亩 | 12.4万平方米 | 8000万元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重点专业布局:学校紧密对接赣州“稀土+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开设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运用等省级特色专业,其中智能制造专业群被立项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专业类别 | 省级特色专业数 | 市级重点专业数 | 校企合作覆盖率 |
|---|---|---|---|
| 智能制造 | 3 | 5 | 92% |
| 电子信息 | 2 | 3 | 85% |
| 现代服务 | 1 | 2 | 78% |
课程体系采用“岗位导向+课证融通”模式,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开发《工业机器人编程》《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等活页式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76%,拥有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 指标 | 赣州工业职校 | 全省中职均值 |
|---|---|---|
|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38% | 25% |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22% | 15% |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18% | 8% |
教学资源方面,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课程资源库3个,与华为、吉利等企业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专业教学案例库覆盖全部主干课程。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升学就业双轨制:学校实施分类培养策略,近三年高职高考录取率达82%,直接就业学生对口率保持在95%以上,本地就业占比71%。
| 年份 | 升学率 | 就业率 | 平均月薪(实习岗) |
|---|---|---|---|
| 2023 | 85% | 98.2% | 4500元 |
| 2022 | 82% | 97.5% | 4300元 |
| 2021 | 79% | 96.8% | 4200元 |
校企合作方面,与赣州高新区、章贡区产业园建立“订单班”培养机制,累计输送技术骨干1200余人,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47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五、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社会培训: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涵盖电工、电子商务师等28个工种,获评“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六、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056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