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景德镇技术学校(景德镇技校)

景德镇技术学校(景德镇技校)作为江西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代表,依托“瓷都”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形成了以陶瓷工艺为核心、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多次转型与升级,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其办学定位紧密围绕区域经济需求,尤其在陶瓷制造、艺术设计、机械加工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本地陶瓷企业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为传统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

景德镇技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托地域资源构建了全国领先的陶瓷专业群,涵盖原料制备、成型工艺、釉料研发等全产业链技术;二是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的高度对接;三是建设了省级陶瓷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然而,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学校在新兴技术专业(如数字建模、智能窑炉控制)的布局仍需深化,且师资队伍中高学历人才比例有待提升。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景德镇技校前身为景德镇陶瓷技工学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约6000人,开设陶瓷工艺、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等23个专业,其中陶瓷相关专业占比超过40%。办学定位明确为“服务瓷都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传统技艺传承+现代技术应用”的双重培养体系。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办学层次变化
1958-1999年初创阶段,以陶瓷工人短期培训为主技工培训班
2000-2015年获批省级重点技校,增设全日制学历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2016年至今入选国家示范校,启动“陶瓷大师工作室”建设国家级示范中职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设置以陶瓷产业链为核心,辐射文化艺术、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陶瓷工艺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课程体系包含拉坯成型、釉料化学、窑炉烧制等核心模块,同时引入3D打印、CAD建模等现代技术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与江西陶瓷大学联合开设“陶瓷艺术设计与制作”高职班,实现中高职贯通培养。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校企合作企业
陶瓷工艺类陶瓷工艺、古陶瓷修复青花绘制、釉料配方、窑炉管理景德镇陶瓷股份、红叶陶瓷
艺术设计类陶瓷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3D建模、釉下彩创作、陶艺雕塑法蓝瓷实业、京东文创
智能制造类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操作、智能窑炉控制航空精密仪器公司、比亚迪景德镇基地

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2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陶瓷专业教师团队中包括3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5名“瓷都工匠”称号获得者。教学资源方面,建有国家级陶瓷实训基地,配备气窑、电窑、注浆生产线等设备;与瑞士龙都集团合作建立“国际陶艺研修中心”,引入欧洲现代陶艺教学体系。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高级职称教师10035%主持省级陶瓷工艺标准制定
双师型教师19468%开发企业定制课程23门
硕士以上学历7827%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5篇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6.2%,其中留在本地陶瓷企业就业的比例达72%。典型就业方向包括陶瓷研发工程师、陶艺设计师、工艺技师等。薪资水平方面,实习期月均收入约3500元,转正后可达5000-8000元。升学渠道畅通,每年约有15%毕业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江西陶瓷大学等高校深造。

社会服务方面,学校承接人社部“陶瓷工匠”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展古陶瓷修复技术攻关,参与修复明代御窑遗址出土文物。此外,学校连续五年主办“瓷都技能大赛”,吸引全国20余省市选手参赛,成为行业技能交流的重要平台。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迭代压力,景德镇技校正推进“陶瓷+智能”专业群升级,计划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数字化窑炉管理等新课程。同时,通过建设“陶瓷文化海外传播中心”,探索非遗技艺国际化输出路径。未来三年,学校拟投入1.2亿元用于实训基地扩建和师资博士化工程,目标打造世界级陶瓷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500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50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