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上高乡农业技术学校(上高乡农业技术学校改为:上高农技学校)

上高农技学校作为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形成集教育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服务机构。学校以"扎根基层、服务三农"为宗旨,构建了覆盖种植养殖、农机操作、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培训体系,年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超300场次,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次。通过"固定课堂+田间示范+线上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学校有效解决了传统农技推广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近年来,学校创新推出"订单式培训""技术外包服务"等机制,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使技术成果转化率提升至68%,成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力量。

历史沿革与发展阶段

学校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上高乡农技推广站,2005年改制为全日制农业技术学校。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 初创期(1978-2000):以基础农技培训为主,年培训规模不足500人次
  • 拓展期(2001-2015):增设现代农业技术课程,建立县级实训基地
  • 创新期(2016至今):开展智慧农业教学,搭建"互联网+农技"服务平台
年份 培训人次 技术转化率 设备投入(万元)
2010 4200 32% 85
2015 6800 47% 150
2020 9300 68% 280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学校构建了"基础+专项+定制"三级课程体系,重点突出实用性和技术先进性。核心课程包括:

  • 现代农业技术: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物联网应用
  • 特色种养技术:高山茶叶栽培、生态甲鱼养殖、食用菌生产
  • 经营管理课程:农产品电商、家庭农场规划、合作社运营
课程类型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双师型教师占比
基础课程 120 80 40%
专项技术 60 140 65%
定制培训 40 160 80%

师资建设与科研能力

学校实施"校企双聘"制度,现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8%,另聘企业技术专家26人。近五年科研成果显著:

  • 开发适应性农业技术17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
  • 建设科技示范园3处,带动周边农户亩均增收1200元
  • 申报实用新型专利9项,制定地方技术标准5套
年份 科研项目数 技术推广面积(万亩) 企业合作项目
2018 8 4.2 3个
2019 12 6.8 5个
2020 15 9.3 8个

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学校通过"技术包村""结对帮扶"等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重点创新举措包括:

  • 建立"1+N"服务模式:1个专家团队对接N个产业项目
  • 开发移动端"农技问答"平台,年均解决技术问题2000余例
  • 实施"青苗计划",累计培养青年农业创业者367人

该校的发展实践表明,基层农技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服务导向,能够有效破解农业技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其"教学-研发-推广"一体化运作模式,为同类机构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53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98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