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承德电大中专学校(承德电大中专学校)

承德电大中专学校(全称“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承德分校”)是承德地区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办学,致力于为在职人员、初中毕业生及社会待业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开放教育”为核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学习需求。近年来,学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就业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为主导、多层次发展的办学格局。其优势在于入学门槛低、学习形式灵活、学费经济,尤其适合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和技能。然而,随着职业教育竞争加剧,学校也面临课程更新滞后、实践资源不足等挑战。总体来看,承德电大中专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学校概况与历史沿革

承德电大中专学校成立于1995年,是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在承德地区的分支机构,隶属于承德市教育局管理。学校以“宽进严出”为原则,面向初中以上学历人群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及社区教育职能。

办学初期,学校以函授教育为主,依托广播、电视等媒介传递课程内容。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逐步转型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设了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等热门专业。2010年至今,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超2万人,成为承德地区在职人员学历提升的重要渠道。

时间阶段办学模式核心专业毕业生人数
1995-2000年函授教育(广播、电视)行政管理、财务会计约1500人
2001-2010年远程教育(网络+面授)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约8000人
2011-2023年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建筑工程施工、幼儿教育约12000人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专业覆盖第二、第三产业需求,重点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专业设置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类,其中学历教育专业以“就业导向”为核心,非学历培训则聚焦职业技能提升。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就业方向
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力学、施工技术、工程预算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咨询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图像处理、编程基础IT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平面设计
财经商贸类会计事务基础会计、电算化、税法实务出纳、会计助理、审计员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学生需完成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类学分。公共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专业课根据专业方向设置;实践课则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机会。非学历培训课程周期短、针对性强,例如“电工操作证培训”“电子商务实操”等,契合市场需求。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管理

学校师资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专职教师多毕业于师范类或职业院校,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兼职教师则来自行业企业,负责实践课程教学。近年来,学校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组织教师培训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

年份专职教师人数兼职教师人数双师型教师占比
2018年35人12人28%
2021年42人18人45%
2023年50人25人56%

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实行“班主任+导师”双轨制。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导师则提供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针对成人学生特点,学校推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工作安排调整学习进度。考核方式包括线上考试、实践报告和论文答辩,注重过程性评价。

四、学生构成与社会贡献

学生群体以在职人员为主,年龄跨度从16岁至50岁不等。近年数据显示,约70%的学生为初中起点,30%为高中或中专起点;就业领域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年份招生人数在职生比例就业率
2019年1200人65%89%
2021年1500人72%92%
2023年1800人75%90%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提升就业质量。例如,与承德某建筑公司合作开设“项目管理定制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入职;与本地电商企业联合开展“直播带货实训”,增强学生实操能力。此外,学校还承担社会培训任务,年均培训人次超3000人,内容包括特种作业考证、退伍军人技能培训等。

五、挑战与未来发展

当前,学校面临以下挑战:一是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存在脱节,例如新兴行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不足;二是实践教学资源有限,校内实训设备更新缓慢;三是生源竞争加剧,部分学生转向高职扩招或民办院校。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拓展国际交流,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培训项目。此外,学校计划增设“乡村振兴”相关专业,如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管理,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承德电大中专学校作为区域成人教育的重要力量,凭借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广泛的社会辐射力,为学历提升和技能培养提供了普惠性选择。然而,要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保持竞争力,仍需在课程创新、资源整合和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55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8680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