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四川绵阳市中专学校(绵阳市中专教育中心)

四川绵阳市中专学校(绵阳市中专教育中心)是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中国科技城区位优势,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职教体系。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8000人,开设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老年护理等23个紧贴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5%。通过“校中厂+订单班”模式,与长虹集团、九洲电器等本地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留绵就业率稳定在78%以上。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其“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82%,实训设备总值逾1.2亿元,形成“产教融合、德技并修”的办学特色,为绵阳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概况与基础设施

绵阳市中专教育中心始建于1984年,历经三次校区扩建,现占地246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涪城区青义镇,毗邻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一校三区”空间布局。

指标数值
校园面积246亩(主校区180亩)
建筑面积11.8万㎡(实训场所占45%)
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康养护理/数字商贸3大省级基地
校企合作单位126家(含世界500强企业8家)

学校建有西南地区首个中职“工业4.0”实训中心,配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系统等先进设备,实训工位达3600个。图书馆藏书量28万册,电子资源覆盖CNKI等主流数据库,建成5G智慧校园网络,实现教学场景全域覆盖。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根据《绵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学校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形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重点建设智能装备运行与维护、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淘汰会计电算化等传统专业。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就业方向
先进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电子信息电子技术应用/通信运营服务京东方/长虹系企业
现代服务智慧养老/电子商务医疗机构/电商平台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公共基础课占比30%,专业核心课占比45%,拓展课程包含3D打印、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模块。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网联汽车检测等12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高校直通车”“企业特聘岗”等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技术研发”三位一体团队。下表显示与省内其他同类院校的师资对比:

指标绵阳中专成都某国家级示范校攀枝花技师学院
师生比1:161:141:18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42%55%31%
高级职称教师38%47%29%
企业兼职教师68人124人32人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建立教师技术创新工作室12个,近三年获国家专利授权27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超800万元。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近五年累计向京东方、惠科电子等企业输送技术骨干3200余人。2023届毕业生数据显示:

指标2023届数据全省中职均值
就业率97.6%92.3%
对口就业率84.5%76.8%
起薪均值4320元/月3850元/月
专升本比例18.7%12.4%

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富临精工等企业联合培养储备干部,实现“入学即入职”。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就业三年内晋升管理层比例达23%,较全省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学校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绵阳“中国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定位,重点建设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专业群。近三年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1.2万人次,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解决方案87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

服务项目2023年数据同比增幅
企业新型学徒制4200人28%
技术攻关项目36项43%
社区技能培训8300人次15%

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职教育联盟,与重庆永川、成都郫都等7地职教中心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开发《激光加工技术》《智能产线运维》等6门区域共享课程资源包,辐射职业院校43所。

发展挑战与创新路径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技术迭代加快的挑战,学校正推进三大转型:一是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二是从单一学历教育转向终身教育,三是从传统技能培养转向数字化能力塑造。计划到2025年建成“5G+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实现教学场景全息化、实训过程智能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166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66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