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鲤城泉中职业中专学校(鲤城泉中职业中专学校)

鲤城泉中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泉中职专”)是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职业教育机构,其办学特色与区域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了“产教融合、技能立校”的核心发展路径。学校依托泉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重点开设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文旅服务等专业群,与本地鞋服、陶瓷、机械等支柱产业形成人才输送闭环。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学校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8%,成为闽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案例。

学校概况与核心数据

泉中职专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鲤城技工学校,2002年升格为职业中专,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术等6大专业集群,在校生规模达4200人。教职工总数23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

指标泉中职专泉州市平均水平福建省职业中专TOP10
校园面积(亩)12095150
专业对口就业率(%)98.292.597.8
企业定制班覆盖率(%)754582

专业设置与产教融合模式

学校构建“产业链-专业群-课程链”三级对接体系,重点专业包括:

  •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院共建实训基地,开设工业机器人编程、3D打印技术等课程
  • 跨境电商运营:联合速卖通、晋江鞋业协会开发B2B实战项目,学生参与企业真实订单运营
  • 闽南文化传承:开设南音、木偶制作等非遗技艺课程,与开元寺、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合作开发研学项目

通过“引企入校”模式,学校引入12家行业龙头企业设立生产性实训车间,实现“教室-工场-展厅”三空间融合。例如,与安踏集团共建的运动鞋设计中心,年承接企业研发任务超200项,学生作品直接转化率达15%。

对比维度泉中职专福建同类型院校A浙江职业院校B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86家62家105家
现代学徒制覆盖率(%)654878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年)320180560

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近五年选派12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组建“大师工作室”5个,聘请非遗传承人、企业技术总监担任兼职导师。教学改革方面,开发“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将X证书标准融入12门核心课程,实现书证融通。

指标类型泉中职专全国中职院校均值东部发达地区职校
师生比1:181:221:16
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率(%)927895
教师企业实践时长(年/均)4.2个月2.8个月5.6个月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推行“三阶递进”培养体系:一年级夯实基础技能,二年级参与企业项目实战,三年级进入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实现福建省“三连冠”。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为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定制“技能回炉”课程。与泉州台商投资区共建“产业人才驿站”,累计输送技术骨干800余名。疫情期间开发“云培训”平台,服务企业员工超3000人。

面向“一带一路”倡议,学校开设东南亚国际市场开发、跨境物流管理等国际化专业方向,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中资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关系。2023年被教育部认定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基地”。

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普职分流政策调整等挑战,学校启动“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计划,拟投入3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AI教学诊断平台。规划至2025年,实现专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成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在办学定位上,学校着力打造“四中心一高地”:区域技术技能积累中心、闽南文化传承中心、跨境产教融合中心、社区终身学习中心,以及智能制造人才高地。通过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持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287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77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