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东莞市汽车技术学院)

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东莞市汽车技术学院)是东莞市唯一一所以汽车产业为核心、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同时也是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了覆盖汽车制造、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体系,并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中高本”贯通培养。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训资源高度产业化,拥有国家级汽车实训中心及多个企业联合实验室;二是产教融合机制成熟,与比亚迪、广汽本田等龙头企业建立“订单班”“产业学院”等深度合作;三是升学与就业双轨并行,近三年高考上线率超95%,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作为区域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学校不仅支撑了东莞“先进制造业之都”的战略定位,更通过技术创新反哺产业升级,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学校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东莞机电职业中学,2012年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现名,2018年挂牌“东莞市汽车技术学院”开启中高职协同培养。学校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以“技术技能积累创新”为核心,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三位一体架构。目前占地280亩,投资4.2亿元建成智能制造实训大楼、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实训设备总值达1.8亿元,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平台、电池模组检测系统等设备处于行业前沿。

年份在校生规模本科升学率技师证获取率
20205800人78%65%
20227200人86%82%
20248500人92%90%

专业集群与课程体系创新

学校构建“汽车+智能”专业矩阵,设立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智能制造三大专业群,其中国家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占比40%,涵盖汽车材料、电气控制等通识技术;核心课程按岗位能力分层,如新能源汽车方向设置电池管理系统开发、充电桩运维技术等实战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将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学生可考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装调、自动驾驶算法仿真等12类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证融通”。

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合作企业就业岗位
新能源汽车技术动力电池装配、电机驱动系统调试比亚迪、宁德时代电池工程师、新能源车间主管
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标定、V2X通信技术华为、大疆车载系统测试工程师、系统架构师
汽车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编程、数字化孪生应用巨轮智能、拓斯达产线优化师、智能装备维护

产教融合生态构建

学校打造“四维一体”产教融合平台:与松山湖科学城共建“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承接企业横向课题23项;引入广汽丰田TSP(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标准,共建标准化作业流程课程;联合东莞理工学院成立“智能驾驶研究院”,开发自动驾驶教学数据集;通过“师傅带徒”模式,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产业导师,累计开展项目化教学6800课时。2023年数据显示,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覆盖率达100%,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比例提升至75%。

合作模式企业投入(万元)技术成果转化数学生留任率
订单班培养120015项专利94%
现代学徒制8509项工艺标准89%
产业学院23007套教学资源包91%

在国际化方面,学校与德国柏林汽车技术学院共建“中德诺浩班”,引入ASPP(汽车系统与实践)课程体系;与日本自动车整备协会合作开发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成为华南地区首个JAAA认证考点。2024年启动“一带一路”国际工匠学院项目,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汽车技术人才320人次,输出中国标准教学资源包12套。

社会服务与技术赋能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重点面向退役军人、产业工人转型升级需求。开发的“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慕课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人数突破8万。技术服务中心近三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40余项,如协助中汽宏远优化氢燃料电池客车热管理方案,使整车续航提升12%。在东莞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主导下,牵头制定《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推动行业服务规范化进程。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学校正加速推进“元宇宙+汽车教育”新基建,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AR发动机拆解、自动驾驶算法沙盘等数字化资源。未来五年计划投入8000万元,重点突破车路协同、固态电池检测等前沿技术领域,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汽车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第一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314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5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