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教育其他

贵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贵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贵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是贵州省内一所以民族特色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立足贵州多民族聚居的省情,围绕民族文化传承、生态农业、旅游服务等区域经济需求,构建了以民族技艺、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为主的专业体系。截至2023年,学校开设45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民族文化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形成“产教融合+民族技艺”双轮驱动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与省内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尤其在民族手工艺、乡村旅游等领域的人才输送中表现突出。

学校基础概况与核心优势

贵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贵州民族干部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院校,现为贵州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校园占地83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设有民族文化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学校拥有国家级民族技艺实训基地2个、省级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研发中心1个,并与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政府共建“非遗传承创新工作站”12个。

指标贵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贵州同类高职院校均值
民族特色专业占比38%12%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146家98家
非遗技艺课程覆盖率92%45%

专业布局与产教融合模式

学校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贵州省“十四五”规划中的“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等战略。例如,银饰设计与工艺专业与雷山县银匠协会联合开发“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设计的比例达75%;茶叶种植与加工专业依托都匀毛尖茶产区,建设“校中厂”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一体化。

专业群核心专业合作企业/机构就业对口率
民族文化传承苗绣设计与工艺、侗族大歌表演凯里非遗中心、西江千户苗寨文旅集团89%
现代农业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智慧农业装备应用贵茶集团、遵义辣椒研究院82%
数字商贸服务直播电商运营、民族旅游管理拼多多乡村振兴中心、一码贵州78%

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对比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累计参与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截至2023年,全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7%,拥有“省级非遗传承人”称号教师12人,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达41%。在科研方面,近五年承担民族文化相关课题43项,其中《苗族银饰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获国家民委重点项目立项。

指标贵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全国民族类高职均值
双师型教师比例68%54%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23601580
师生专利授权量173项98项

社会服务与民族技艺传承

学校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学徒制”培养体系,累计为全省培养民族技艺人才超6000人。例如,与松桃苗绣协会合作开展“锦绣计划”,带动周边乡镇300余名绣娘增收;为从江县培训非遗民宿管家200余人,助推乡村旅游升级。此外,学校每年举办“民族文化技能大赛”,参赛作品转化率达15%,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在国际化方面,学校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与泰国清迈大学、老挝国立大学共建“民族服饰数字化设计”课程标准,并输出苗族蜡染、侗族木构建筑等教学资源包。2023年,学校被认定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成为贵州职教“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other/2516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03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