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崇州职技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立足成都西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产教融合、知行合一”为办学理念,紧密对接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等地方支柱产业,构建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作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学院拥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与京东方、川开电气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本地就业占比超过70%,为崇州及成都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	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然而,相较于四川省内头部高职院校,崇州院在师资力量、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例如,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不足30%,横向课题经费规模仅为省内一流高职院校的1/3。此外,学院国际化水平有待加强,目前仅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展少量合作项目。总体来看,该院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进一步突破资源瓶颈,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崇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88年创建的崇州技工学校,2019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86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2万人,开设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34个高职专业。

办学定位方面,学院锚定“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需求,重点服务成都西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态农业三大产业集群。通过“政校企”三元联动机制,与崇州经开区管委会共建“共享实训中心”,与通威股份合作设立“光伏技术产业学院”,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育人格局。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了“双核驱动”专业体系:以智能制造和现代农业为核心,配套数字经济、文旅创意等支撑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获评省级重点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

专业类别省级重点专业校企共建专业2023年就业率
智能制造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与京东方共建)98.2%
现代农业类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智慧农业技术(与天府粮仓研究院合作)96.5%
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技术(与成都芯谷共建)97.1%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挂职、技能认证等方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但教授级职称仅占18%。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12个,其中智能焊接VR实训系统入选教育部创新案例。

指标类型崇州院四川工商职院成都工贸职院
高级职称占比18%32%28%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55%71%68%
生均教学设备值(万元)1.21.81.6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院创新“厂中校、校中厂”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与32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其中,与蜀塔重工合作的“重型装备学院”实现“课堂-车间-研发中心”三位一体,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率达100%。近五年产生横向技术服务收入2300万元,但仅为成都航空职院的1/5。

  • 主要合作企业:京东方、通威股份、大运汽车
  • 典型合作项目:智能仓储物流实训中心(与菜鸟网络共建)
  • 技术服务平台:现代农业机械检测中心(CMA认证)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本地就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35%)、电子信息(28%)、农业技术(18%)领域。升学率方面,专升本比例达12%,显著低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18%)。薪酬数据显示,实习期平均月薪4500元,较成都都市圈高职均值低8%。

就业指标崇州院四川城市职院绵阳职院
初次就业率95.3%96.1%97.0%
对口就业率82%85%88%
雇主满意度91%93%92%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重点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群体。牵头组建“成都西部乡村振兴职教联盟”,开发《现代农业机械操作》等6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但横向科研到账经费仅占省内同层次院校前20%的1/3,技术成果转化率不足5%。

  • 标志性成果:主持制定《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 培训品牌:“蜀匠”工匠培育计划(累计培养技师800人)
  • 扶贫成效:帮扶12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超200万元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通过“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拓展国际化,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电商谷”培训中心,招收老挝、印尼留学生120人。但国际合作专业仅占专业总数的12%,远低于成都职院(35%)。境外办学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在柬埔寨设立农业技术培训点。

国际化指标崇州院成都纺专四川长江职院
留学生人数120人350人210人
海外基地数1个(柬埔寨)3个(马来西亚、巴基斯坦)2个(老挝)
双语课程占比5%15%10%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建议

当前制约学院发展的核心问题包括:高端人才引进困难(近三年博士引进完成率仅40%)、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低于30%)、数字化教学覆盖率偏低(仅55%)。建议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突破:首先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其次打造跨企业联合体的创新中心,最终建成国家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07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60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