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师范学校党委书记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领导者,其角色具有多重维度。从政治引领角度看,该职位需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管理职能来看,需统筹党建、教学、师资、基建等全局工作;从改革使命来看,需推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创新。近年来,该校党委书记通过强化思政课程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师资结构等举措,使学校在四川省中等师范教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其工作成效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师德考核优秀率提升至88%、省级教学成果奖数量翻番等关键指标上。在治理模式上,该书记创新性构建“党委-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联动机制,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人才培养链条,形成“红色育师”特色品牌。
一、党建与思政工作创新
南充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在党建领域构建了“三位一体”工作体系,通过组织架构创新、教育载体创新、考核机制创新三个维度强化政治功能。
创新维度 | 具体举措 | 实施效果 |
---|---|---|
组织架构 | 建立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制度 | 实现党建与教学科研双融合 |
教育载体 | 开发“红色师范”虚拟仿真思政课程 | 课程覆盖率达100% |
考核机制 | 推行党员积分制量化管理 | 年度优秀党员评选效率提升40% |
相较于传统党建模式,该体系使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频次提升60%,师生入党积极分子年均增长率达25%。与省内同类师范学校相比,其“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数量位列前三,党建研究课题立项率高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在管理机制改革方面,该校党委书记主导实施“放管服”组合策略,重点突破编制管理、绩效考核、资源分配三大关键环节。
改革领域 | 突破性措施 | 阶段性成果 |
---|---|---|
编制管理 | 推行“编制周转池”制度 | 动态调整岗位23个 |
绩效考核 | 构建“五维九档”评价体系 | 教师满意度提升至89% |
资源分配 | 建立学科建设竞争性拨款机制 | 优势专业经费增长35% |
对比川内五所同类师范学校,南充师范在管理效能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行政流程审批时限缩短58%,师均科研经费增长量排名第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数量位列首位。这种改革模式较传统管理方式,使资源配置精准度提高70%,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3倍。
三、师资队伍建设突破
针对师范教育特点,党委书记提出“三维赋能”师资培养计划,重点解决结构性短缺、专业发展瓶颈、师德建设难题。
赋能方向 | 实施路径 | 建设成效 |
---|---|---|
学历提升 | 设立博士培育专项基金 | 教师博士比例增至32% |
专业发展 | 组建跨校教学共同体 | 开发新型教材17部 |
师德涵养 | 实施“师德负面清单”制度 | 投诉率下降65% |
与区域教师发展数据对比显示,该校高级职称教师年均增长量超出均值40%,“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78%,高于全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通过“青蓝工程”使35岁以下教师教学竞赛获奖率提升至82%,较改革前增长近三倍。
四、校园文化品牌塑造
党委书记将文化传承与时代需求结合,系统推进“四个文化”建设工程,形成特色鲜明的育人环境。
文化类型 | 建设载体 | 品牌效应 |
---|---|---|
精神文化 | 凝练“笃教砺能”校训体系 | 入选省级文化传承基地 |
行为文化 | 创设“未来名师”成长营 | 累计培养教学新秀216名 |
环境文化 | 建成校史数字馆与文化长廊 | 年接待参观超万人次 |
相较于普通师范院校,南充师范的文化识别度显著提升,其“红烛文化节”已成为川东北地区品牌活动,师生文化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数量同比增长180%。与三所对标学校相比,该校文化建设项目获市级及以上立项数量多出45%,文化成果转化率高达83%。
五、产教融合实践探索
立足职业教育定位,党委书记牵头构建“四层递进”产教融合体系,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融合层级 | 合作模式 | 产出效益 |
---|---|---|
基础层 | 共建实训基地32个 | 年实训量突破8000人次 |
技术层 | 联合开发课程标准45项 | 企业采纳率100% |
制度层 | 推行“双导师”制认证 | 企业导师库扩容至186人 |
在川东北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评估中,该校在合作企业质量、技术成果转化、学生留任率等核心指标上位居前列。与本地三家龙头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57个,较传统培养模式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60%,企业二次订单培养需求增长300%。
六、廉政建设机制创新
针对教育领域廉政风险,党委书记主导构建“科技+制度”双轮驱动监督体系,形成立体化防控网络。
防控领域 | 创新手段 | 实施成效 |
---|---|---|
基建采购 | 开发智慧招标管理系统 | 流程透明度提升90% |
科研经费 | 建立动态审计预警机制 | 违规支出下降85% |
师德师风 | 搭建网络监督举报平台 | 问题处置时效提高75% |
对比省内中职学校廉政建设数据,该校在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方面成效显著:基建项目审计问题发生率仅为行业平均数的1/3,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度位列前茅,师德失范事件年均发生率控制在0.3%以下。这种“制度+科技”模式较传统人工监督方式,使廉政风险点识别准确率提升82%。
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围绕师范生核心素养,党委书记推动构建“五维进阶”培养体系,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养成的跨越。
培养维度 | 实施策略 | 培养成果 |
---|---|---|
师德养成 | 建立师德承诺宣誓制度 | 毕业生师德考核优秀率91% |
教学技能 | 推行“微格教学”实训模式 | 教学技能达标率100% |
创新思维 | 设立学科交叉创新学分 | 学生专利授权量年增45% |
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该校获奖人数连续三年居同类学校首位,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8%,较国家标准高出23个百分点。与五所对标院校相比,其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优秀率超出均值2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3%,形成显著的品牌优势。
八、数字化转型实践
党委书记将信息化作为战略抓手,统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重构教育教学新生态。
转型领域 | 关键技术应用 | 转型成效 |
---|---|---|
教学空间 | 建成5G+VR虚拟教研室 | 覆盖85%专业课程 |
管理服务 | 开发“一网通办”平台 | 办事效率提升70% |
资源建设 | 构建校本资源云平台 | 数字资源总量达23TB |
在川东北职业院校数字化评估中,该校智慧教室覆盖率、数据治理水平、人工智能应用等指标均进入第一梯队。相较于传统办学模式,数字化转型使教学资源利用率提升3倍,师生数字素养达标率从62%增至94%,在线教学质量监控覆盖率实现100%。
通过多维度的创新实践,南充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带领团队构建了具有示范价值的现代师范教育治理体系。其工作路径既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又彰显了改革创新的时代担当,为新时代中等师范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南充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