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是川南地区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核心基地,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成立的内江师范学校幼师班,2019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高校。学校以“立足川南、辐射西南、服务全国”为定位,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涵盖早期教育、艺术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的集群化办学体系。现有在校生规模超600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达45%,拥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校内外实训基地28个。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幼教人才培养的重要支点,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定向输送至四川、重庆等地公办幼儿园比例超过70%,形成了“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鲜明特色。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三次重大转型:1952年开设幼师培训班→1985年独立建制为内江幼儿师范学校→2019年升格为高等专科院校。当前定位为“应用型幼教人才培养高地”,重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教育需求,形成“双核驱动”(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发展模式。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层次 |
---|---|---|
1952-1984 | 依托内江师范学校开办幼师班 | 中等师范教育 |
1985-2018 | 独立建校,更名为内江幼儿师范学校 | 国家级重点中专 |
2019至今 | 升格为内江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 专科层次高校 |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构建“1+N”专业集群,以学前教育为主干,延伸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等方向。核心课程实施“三阶递进”模式:基础理论(儿童心理学)→专业技能(幼儿园活动设计)→实践创新(园所管理实务)。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学前教育 |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课程论、幼儿行为观察 |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
早期教育 | 婴幼儿动作发展、亲子活动设计、家庭教养指导 | 早期教育指导师 |
艺术教育 | 幼儿音乐创编、儿童舞蹈编排、幼儿园环境创设 | 艺术特长等级证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2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102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2%。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行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行业经验 |
---|---|---|---|
正高级职称 | 18 | 6.3% | 平均12年 |
副高级职称 | 102 | 35.7% | 平均8年 |
中级职称 | 124 | 43.4% | 平均5年 |
初级职称 | 42 | 14.6% | 平均2年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网络
建成“四中心一基地”架构:智慧幼教实训中心、儿童发展评估中心、数字教育资源中心、艺体能力训练中心及附属幼儿园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1.2亿元,生均教学仪器值超1.8万元。
实训场所 | 功能定位 | 设备价值 |
---|---|---|
虚拟仿真幼儿园 | 情景化教学/远程观摩 | 3200万元 |
儿童行为观察室 | 心理发展评估/个案研究 | 850万元 |
智能钢琴教室 | 音乐教学/集体演奏 | 680万元 |
感统训练馆 | 特殊儿童干预/运动康复 | 520万元 |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园校共生”生态,与200+幼儿园建立战略合作。推行“三段式”实习:第1学期认知实习→第3学期跟岗实习→第5学期顶岗实习。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65%。
合作类型 | 代表单位 | 合作内容 |
---|---|---|
园所联盟 |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 | 订单培养/师资轮岗 |
产教集团 | 成渝幼教产业联盟 | 标准制定/资源共享 |
校中园 | 内江市第一幼儿园 | 实训基地/教研共同体 |
定向就业 |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 | 人才定制/联合培养 |
六、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2023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6.7%,专业相关度达89%。就业区域集中在成渝经济区(占78%),初次就业岗位平均月薪3800元。建立“3+5”跟踪机制:毕业后3月、1年、3年、5年持续回访。
指标项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总体就业率 | 95.8% | 97.2% | 98.3% |
公办园就业比例 | 68.5% | 72.1% | 75.3% |
升学率 | 12.3% | 11.8% | 9.6% |
雇主满意度 | 92.4% | 93.7% | 94.5% |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幼师国培项目8-10个,培训幼儿教师超3000人次。承接西藏、凉山等地区教育帮扶项目,输出优质课程资源1200+课时。开发“川渝幼教在线”平台,注册用户突破5万人。
服务项目 | 年度规模 | 覆盖区域 |
---|---|---|
国培计划 | 800人/年 | 四川21市州 |
园长研修 | 200人/年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转岗培训 | 500人/年 | 民族地区 |
国际认证 | 150人/年 | 东南亚国家 |
八、发展瓶颈与战略突破
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办学空间受限,生均占地面积低于国家标准;二是高端人才引进困难,领军型教授数量不足;三是数字化转型速度滞后于沿海同类院校。实施“三大攻坚”计划:推进新校区建设(规划用地500亩)、启动“雏鹰计划”人才工程、建设智慧教育云平台。
关键指标 | 现状值 | 目标值(2025) |
---|---|---|
校园面积 | 280亩 | 500亩 |
教授数量 | 18人 | 35人 |
数字化课程 | 45门 | 100门 |
科研经费 | 320万/年 | 800万/年 |
通过系统化改革,学校正加速向“全国一流幼教人才培养高地”迈进,其“政园校”协同育人模式、民族地区定向培养机制等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内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