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元市卫校(广元卫校)

广元市卫校(广元卫校)

广元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广元市卫校”)是川北地区培养基层医疗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作为一所专注于医药卫生类职业教育的中等专业学校,广元市卫校以护理、药剂等专业为核心,形成了“立足本地、服务基层、对接产业”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约3000人,年均向社会输送800余名毕业生,区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模拟病房、药剂实训室等专业化教学空间,并与广元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师资队伍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达4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但在专业结构优化、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广	元市卫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广元市卫校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广元医学专科学校,2003年改制为普通中专,2018年被纳入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学校始终坚持“培养基层医疗卫生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成果
1958-1999年 专科阶段办学 培养医疗骨干2000余人
2000-2017年 转型中等职业教育 获省级重点中专称号
2018年至今 示范校建设 建成3个省级实训基地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7个中职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模式,基础课程占比4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35%,实践课程占比25%。

专业名称 核心课程 技能证书
护理 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 护士执业资格证
药剂 药理学、药物制剂技术 药师从业资格证
医学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生化检验 医学检验技士证

三、师资队伍建设

截至2023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28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28%,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52人。通过“高校进修+临床实践”双轨培养机制,近三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教师类别 人数 占比
正高级职称 15 11.7%
副高级职称 37 28.9%
双师型教师 78 60.9%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总面积8000㎡的医护实训中心,配备智能化模拟人、虚拟静脉穿刺系统等先进设备。与市内6家三甲医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教室-实训室-病房”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

  • 校内实训室:32间(含ICU模拟病房4间)
  • 签约教学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等9家
  • 生均设备值:1.2万元(2023年数据)

五、学生管理与就业质量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建立“德育量化考核+职业技能达标”评价体系。近五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87%以上,主要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

年份 毕业人数 就业率 基层就业比例
2019 723 91.2% 78.4%
2020 685 89.5% 80.1%
2023 812 92.7% 83.9%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卫生健康职业培训超5000人次,承担广元市基层医疗人员继续教育任务。与利州区、昭化区等政府合作实施“村医定向培养计划”,累计输送乡村医生326名。

  • 年培训量:医疗从业人员4200人/年
  • 技能鉴定:覆盖12个工种
  • 社区服务:年均开展义诊活动40余次

七、发展瓶颈与挑战

当前面临三大核心问题:一是专业结构与区域医疗需求匹配度待提升,康复治疗技术等新兴专业占比不足;二是产教融合深度不够,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仅35%;三是科研能力薄弱,近五年教师发表论文年均不足10篇。

八、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广元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学校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康养护理实训大楼,新增老年保健、中医康复等专业。拟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开展“3+2”贯通培养,力争到2025年实现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目标。

广元市卫校作为区域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然而在产业升级加速的背景下,仍需加快专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服务大健康产业的能力。未来需重点加强师资科研能力培育,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新型办学生态,为川陕甘结合部医疗体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