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绵阳有哪些职业技校(绵阳职校名录)

绵阳有哪些职业技校(绵阳职校名录)

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且特色鲜明。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12所经教育部备案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高等职业院校,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支柱产业领域。其中,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等核心指标上位居全省前列。这些学校普遍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与长虹、九洲等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6%以上,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绵	阳有哪些职业技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数据

学校名称办学层次创办时间在校人数占地面积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1933年15,800人1,200亩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1998年6,200人580亩
绵阳市游仙职业技术学校中职1983年4,300人320亩
绵阳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中职1985年3,800人260亩
绵阳理工学校中职1978年4,100人350亩

二、重点专业分布与产业匹配度

学校名称国家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对应产业领域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教育服务业
江油市太白中学(职高部)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现代农业、数字经济
绵阳市安州区高级职业中学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建筑工程汽车制造、文旅产业

三、实训设施与产教融合

学校名称校内实训基地数合作企业数量校企共建项目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18个236家长虹智能制造学院、京东电商学院
绵阳市游仙职业技术学校12个143家九洲航空维修中心、京东方光电实训室
绵阳理工学校9个89家新晨动力汽车维修中心、京东物流实训基地
绵阳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8个76家富临精工模具研发中心、长钢冶金实训车间

绵阳职业教育体系呈现“双核驱动”特征: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龙头,形成高职引领、中职支撑的梯次结构。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中国科技城”战略定位,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专业占比超40%,与京东方、长虹等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比例达65%。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70%,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年均增长18%。

四、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根据2023年统计数据,绵阳职业院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5%,主要流向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行业。薪资水平方面,高职毕业生起薪集中在4,500-6,000元/月,中职毕业生起薪约3,500-5,000元/月。升学渠道方面,高职院校“专升本”录取率稳定在25%左右,中职学校单招考试上线率超过80%,形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良性发展格局。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0万人次,覆盖农村转移劳动力、退伍军人等群体
  • 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创新创业园区3个
  • 开发“绵匠云课”在线平台,累计服务川内企业员工培训5.2万人次
  • 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7项,技术成果转化金额突破3,000万元

六、特色办学模式创新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三阶递进”模式:首年基础技能训练→次年专项技术提升→第三年企业顶岗实习,配套开发“岗位能力认证包”23个。
江油市太白中学“田园式”育人体系:构建“教室+田间+车间”三维空间,开设智能农机操作、农产品电商等特色课程。
绵阳市安州区高级职业中学“双元制”改革:引入德国IHK认证标准,与西门子共建工业4.0实训中心,实现课程学分互认。

七、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挑战领域具体表现应对策略
专业结构优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专业覆盖率不足30%建设跨校专业联盟,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建设企业一线专家兼职比例低于20%实施“产业教授”引进计划
国际化水平境外合作院校仅12所,留学生占比0.8%拓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项目

八、未来发展规划目标

根据《绵阳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到2025年将实现:
1. 建成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群
2. 打造10个省级以上工匠名师工作室
3. 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数量翻番
4. 毕业生获得“X证书”比例提升至90%以上
5. 创建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