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蓬溪县中职)

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蓬溪县中职)

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83年,2018年搬迁至新校区并更名为现名。学校以“厚德精技、知行合一”为校训,开设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农业等12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和现代农业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形成“工学结合、育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地产业匹配度达70%。然而,师资结构老化、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仍制约其发展。

蓬	溪县中等职业技术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配性分析

学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蓬溪县“电子信息+现代农业”双主导产业,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县域经济需求的联动机制。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对应本地产业2023年招生占比
信息技术类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商物流35%
现代农业类现代农业技术、畜牧兽医柑橘种植、生猪养殖28%
加工制造类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机械加工产业园18%
服务类会计、旅游服务商贸服务业19%

二、师资队伍结构现状与优化路径

教师队伍呈现“中年断层”与“双师型”比例偏低问题,需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创新破局。

指标类型全校数据省级中职平均水平
专任教师总数122人150人(标准值)
高级职称占比24%35%
“双师型”教师41人(33.6%)55%
35岁以下青年教师28人(22.9%)40%

三、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评估

实训场所面积与设备价值在川内区县职校中处于中游水平,但智能化改造进度滞后。

评估维度蓬溪职中川内标杆校(眉山职中)
实训室总面积8600㎡15000㎡
设备总值2300万元4500万元
智能设备占比12%35%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数6个12个

四、学生发展质量多维评价

就业质量与升学渠道呈现分化特征,技能大赛成绩成为重要突破点。

  • 就业率:2020-2023年保持在95%-97%区间,但对口就业率仅68%
  • 升学率:专科升学率82%,本科上线率不足5%
  • 技能大赛:近3年获省级奖项12项,国家级奖项3项
  • 创业支持:年均孵化学生创业项目5-8个,存活率超60%

五、产教融合实施成效剖析

“引企入校”模式初见成效,但深度合作机制仍需完善。

合作形式合作企业数量年度收益(万元)学生参与率
订单培养8家(如富士康、新希望六和)32045%
顶岗实习23家15082%
校中厂3家(电子加工厂、电商直播间)8530%
现代学徒制2个专业试点6015%

六、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面向乡村振兴的技术培训量质齐升,但高端培训项目承接能力不足。

  • 年培训规模:2023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300人次,较2019年增长120%
  • 培训类型:农业技术(55%)、电工焊工(28%)、电商运营(12%)、养老护理(5%)
  • 资质获取:获批“遂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 服务短板:缺乏技师等级鉴定资质,高端研修项目占比不足8%

七、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数字校园建设处于2.0阶段,智慧教学场景应用尚待突破。

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应用效果
数字化管理系统教务、后勤全覆盖行政效率提升40%
虚拟仿真实训室建成3个(电子装配、汽车维修、电商直播)实训成本降低35%
在线课程资源开发86门校本慕课疫情期间保障教学连续性
AI教学质量监测试点阶段(仅计算机专业)尚未形成完整数据链

八、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应对

在财政投入有限背景下,需构建多元化发展支撑体系。

  • 资金瓶颈:年均实训设备更新资金缺口达400万元,上级专项拨款占比不足30%
  • 生源压力:县域初中生锐减导致年招生规模下降,2023年新生较2018年减少23%
  • 品牌弱化:省际交流合作不足,未形成标志性教学成果
  • 改革方向:探索“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县域职教联盟,开发微证书课程包

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县域职业教育核心载体,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需通过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等举措,破解发展瓶颈。特别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应加快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专业群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为蓬溪县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