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源职业中学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涵盖农业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依托达州市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茶叶种植、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骨干专业,形成“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的办学模式。通过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行“订单式”培养,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为县域经济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近年投入超亿元升级实训设备,建成智能化汽车维修中心、电商直播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景,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引进行业专家,形成“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的师资队伍。
一、学校基础概况
万源职业中学创建于1984年,是四川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300余人,开设18个专业方向。学校秉持“厚德强技”校训,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的育人体系,近三年累计为高等院校输送新生800余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骨干2300余人。
核心指标 | 数据详情 |
---|---|
办学性质 | 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太平镇秦川大道1号 |
实训设备总值 | 约1.2亿元(含企业捐赠设备) |
校企合作单位 | 32家(含巴山雀舌茶业、达州比亚迪等) |
二、专业建设特色
学校构建“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三位一体专业集群,其中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对接万源富硒茶国家地理标志产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服务达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过“模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开发《智能农机操作》《电商视觉设计》等12门校本教材。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校企合作模式 |
---|---|---|
现代农业 | 茶叶生产与加工、畜禽养殖 | 巴山雀舌茶业联合培养 |
先进制造 | 汽车维修、数控技术 | 达州比亚迪订单班 |
数字经济 | 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 | 京东物流实训基地 |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152人。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累计选派87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3人担任兼职教师。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教师 | 18 | 7.3% |
硕士研究生 | 45 | 18.3% |
企业兼职教师 | 56 | 22.8%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有茶叶审评、智能网联汽车等46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配备工业机器人、三维扫描仪等先进设备,建成“5G+智慧校园”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实训过程全流程数字化监控。
五、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升学就业”多元发展通道。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97项,孵化“茶韵电商”“智行汽修”等学生创业项目14个。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搭建“3+2”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年均升学率稳定在45%左右。
六、社会服务成效
年开展茶艺师、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万源市“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参与制定《富硒茶加工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3项,为12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方案。
七、办学优势对比
与同级别职业院校相比,万源职中在三个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 区位优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北翼发展
- 专业优势:茶叶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被省内5所职校采纳
- 就业优势:本地企业人才需求的80%由学校定向培养解决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招生竞争加剧等压力,学校实施三大提升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与重庆职业院校组建跨区域职教联盟,开发“红色文化+职业技能”特色课程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学流程再造,力争实现实训资源利用率提升40%。
万源职业中学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体系,以深度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在服务乡村振兴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展现出独特价值。随着新实训中心投用和师资结构持续优化,学校有望成为川陕渝结合部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