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卫生学校

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招生(中卫招生)

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作为宁夏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优化的重要一环,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逐步承担起服务中卫及周边地区人才培养的核心职能。该校区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定位,重点布局新能源、文旅融合、信息技术等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形成与银川校区错位发展的特色格局。招生政策上,校区通过单列招生计划、设置专项名额、实施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等方式,显著提升中卫本地生源占比,2023年本地录取率已达62.4%,较2019年增长41个百分点。然而,在专业吸引力、省外生源拓展及就业质量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平衡区域服务与高校品牌提升的双重目标。

一、校区概况与招生定位

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坐落于自治区“西大门”中卫市,占地面积约2700亩,现有本科专业28个,覆盖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学科门类。根据《宁夏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校区明确以“服务中卫产业升级”为导向,重点建设新能源材料、沙漠治理技术、云计算等特色专业。

招生定位方面,校区实行“本地倾斜+区域辐射”策略:一是单列中卫本地招生计划,2023年本地计划占比达65%;二是面向宁夏沿黄城市群(吴忠、固原等)设立专项名额;三是通过“西部计划”招收云贵川等省份学生,2023年省外生源占比18.7%。

年份本地招生计划数本地实际录取数本地录取率省外生源占比
201932028557.3%12.1%
202145041261.8%15.4%
202368060262.4%18.7%

二、专业招生结构对比分析

中卫校区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但部分专业存在“冷热不均”现象。下表对比2023年本地录取分数线前五与后五专业数据:

专业类别最高分专业最低分专业分差计划完成率
理工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42)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468)74分100%
文史类旅游管理(527)社会工作(485)42分92%

数据显示,新能源、文旅类专业受考生青睐,而传统农学、社工类专业需通过调剂完成招生。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实践条件限制未在中卫校区开设,导致部分考生转向银川校区。

三、与银川校区招生数据深度对比

对比维度中卫校区银川校区差额
2023年本科批录取最低分理工类435分/文史类462分理工类468分/文史类505分理工低33分/文史低43分
本地生源占比62.4%38.9%+23.5%
省外生源覆盖省份12省(云贵川+蒙陕甘宁)28省(含东部沿海)-16省

数据表明,中卫校区录取门槛显著低于银川校区,但省外影响力受限。这种“降分扩招”策略虽提升本地化率,但也面临优质生源外流问题——2023年中卫校区一本线上考生仅占录取总数的47%,低于银川校区的79%。

四、生源质量与就业去向关联性

跟踪2019级毕业生发现,中卫校区学生本地就业率达78.3%,较银川校区高26个百分点,但就业质量存在分化:

就业方向中卫校区占比银川校区占比典型单位
本地国企/事业单位45%28%中卫光伏产业园、沙坡头景区管委会
升学深造12%31%宁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灵活就业(含创业)28%17%电商直播、民宿经营

数据反映校区“扎根基层”的培养目标初现成效,但升学竞争力不足凸显专业深度建设的短板。2023年考研群体中,仅3%被“双一流”高校录取,远低于银川校区的15%。

五、挑战与优化路径

当前招生工作面临三重矛盾:一是区域化服务与高校品牌提升的矛盾,二是专业设置前瞻性与就业适配性的矛盾,三是本地生源质量与教学标准衔接的矛盾。建议从三方面突破:

  •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停招连续两年第一志愿率低于50%的专业,新增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交叉学科;
  • 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将中卫数字经济产业园、沙漠研究院等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 设置“优秀新生奖学金”,对达到银川校区录取线的中卫生源给予学费减免政策。

未来,中卫校区需在“做强特色专业”与“拓宽升学通道”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持服务地方的初心,也要通过提升培养质量增强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2023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9198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