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泸州幼师学校(泸州幼师院校)

泸州幼师学校(全称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是川南地区唯一一所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4年,依托泸州国家高新区教育资源,形成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涵盖艺术教育、早期教育等多领域的办学体系。作为四川省重点中职学校,其毕业生在川渝地区幼儿园教师岗位占比超15%,与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3+2"贯通培养模式。校园占地120亩,拥有省级标准化实训基地,配备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特色教学空间,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2%,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泸	州幼师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泸州市第一职业中学幼师专业班,200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幼儿师范学校。现隶属泸州市教育局直属管理,主要承担川南地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幼儿园园长培训及在职幼师继续教育职能。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4创建幼师专业首届招收60名中专生
2008获批省级示范校获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专项
2019启动本科贯通培养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办学前教育本科班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32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5%。建有川南首个幼儿行为观察实验室,藏书量达8万册的学前教育专业图书馆。

类别数量特色说明
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开展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研发
校企合作单位47家含泸州老窖幼儿园等省级示范园
实训设备价值2300万元涵盖婴幼儿照护虚拟仿真系统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艺术教育(幼儿方向)三大专业,构建"理论+技能+实践"三维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等。

专业方向核心课程技能证书
学前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卫生保健保育员(中级)
早期教育婴幼儿动作发展、亲子活动设计感统训练师
艺术教育幼儿舞蹈创编、儿童剧表演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资格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校-园-企"三元协同育人机制,实施"1.5+1+0.5"分段培养:前1.5年在校学习,1年幼儿园跟岗实习,最后半年顶岗实习。与泸州市机关幼儿园共建"双导师制",每名实习生配备园所骨干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

  • 开发《川南民间游戏课程资源包》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建立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系统,包含6大维度28项指标
  • 推行"三字一话"达标制度(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

五、教学质量与升学就业

近五年累计向高等院校输送专升本学生427名,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遍布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其中83%进入公办幼儿园系统。

年份毕业人数升学率就业单位类型
202032835%公办园68%、民办园27%、培训机构5%
202135241%公办园72%、民办园18%、其他10%
202238645%公办园75%、民办园15%、教育机构10%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800人次,承接泸州市学前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开发的《川南地区留守儿童行为观察量表》被纳入省级科研课题。

  • 完成泸州市三区四县幼儿园教师轮训,覆盖率达92%
  • 组建"泸幼先锋"志愿服务队,年开展亲子教育活动120场次
  • 与华为合作开发幼儿智能评估系统,采集行为数据样本超5万例

七、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打造"童心向党"德育品牌,建设幼儿教师师德养成中心。校园环境融入蒙氏教育理念,设置户外探险区、自然观察角等特色区域。

文化载体主要内容功能定位
师德馆展示优秀幼师事迹、教育家语录师德浸润空间
儿童文学馆收藏中外绘本2000余册专业素养培育基地
非遗工坊开设泸州油纸伞、分水岭竹雕体验课程传统文化传承平台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建议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要求,存在男性教师比例偏低(仅占2.3%)、县域定向培养流失率较高(年均8%)等问题。建议加强男生专项招生政策,深化"订单式"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川渝幼教人才流动机制。

泸州幼师学校凭借四十年的专业积淀,在川南地区形成了显著的学前教育办学优势。其"校-园-企"协同育人模式、"三全育人"体系及深厚的师范文化,为基层幼儿园输送了大量"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学校需在智慧教育转型、男性教师培养、跨区域教育协作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巩固其在西南地区幼儿师范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23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34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