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幼师学校

西昌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西昌幼师公办高专)

西昌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依托西昌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系资源整合组建,承担着培养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使命。作为公办院校,其办学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学费标准显著低于民办高校,例如2023年学前教育专业学费仅为4800元/年,而同类民办院校普遍超过8000元/年。学校立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双定位,构建了以“语言+艺术+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民族地区公办幼儿园,成为缓解凉山州“一村一幼”师资短缺问题的关键力量。

西	昌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成立的四川省立西昌师范学校,2019年独立升格为专科院校,是四川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基地。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形成“双语教育+艺术特长+保教融合”特色,与阿坝、甘孜等市州幼专形成差异化竞争。

关键指标西昌幼专川南幼专(公办)川北幼专(公办)
建校时间1952年(专科2019年)2012年2013年
民族学生占比67%12%8%
年度财政拨款约1.2亿元约1.8亿元约1.5亿元

二、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教职工32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8人,副高级职称85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72%,显著高于全国高职高专平均水平(58%)。组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团队”,承担省级课题14项,开发《彝汉双语绘本》《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等本土化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核心指标西昌幼专民办A幼专公办B职院(含幼教专业)
师生比1:161:251:22
博士教师数9人2人5人
横向课题经费年均80万元年均35万元年均60万元

三、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

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7个专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将彝绣、芦笙舞等非遗技艺融入课程,近五年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2300余人,学生普通话二甲通过率92%,显著高于民族地区平均水平。

四、教学设施与实践体系

建成民族学前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等特色场所,与凉山州17个县(市)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校内实训基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配备智能交互平板、幼儿行为分析系统等设备价值230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值超1.2万元。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3届毕业生进入公立幼儿园比例达78%,较全省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开展“彝区童伴计划”培训项目,年均培训乡村幼教辅导员1200人次。联合教育部共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凉山州制定《“一村一幼”辅导员管理办法》提供决策支持。

六、民族教育特色创新

首创“汉语+彝语”双语教学模式,开发《彝族民间游戏集锦》等校本课程。设立“火把节文化周”“彝族漆器工艺坊”等实践项目,学生彝汉双语达标率100%,民族文化课程学分占比超总学分的15%。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泰国清迈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建立“学前教育比较研究”合作项目,选派骨干教师赴芬兰参加“森林教育”研修。承接教育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学前教育论坛”分会场活动,开发《东南亚儿童文学鉴赏》等国际化课程。

八、财政保障与区域影响

作为凉山州属公办高校,年度财政预算纳入州级财政统筹,2023年生均拨款水平达1.8万元,较民办院校高出40%。牵头组建“大小凉山学前教育联盟”,覆盖45所中职学校,推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标准化建设,使全州公办园专任教师持证率从68%提升至89%。

西昌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公办体制优势,构建了“政校村企”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办学特色。其“低成本、高适配”的人才培养机制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幼教人才供给矛盾,但同时也面临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科研转化效率待提升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双语+”课程改革,强化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82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23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