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航空职业学校是经教育部备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也是西南地区航空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依托绵阳科技城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国家航空产业战略布局,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的特色办学模式。作为中国民航局认证的航空服务人才培训单位,该校累计为行业输送逾万名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覆盖民航飞行员、航空维修工程师、空中乘务等核心岗位,其"订单式培养"模式被《中国教育报》称为"职教改革的航空样本"。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绵阳市航空职业学校创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38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6800人。学校下设航空工程系、航空服务系、无人机应用系等教学单位,形成"中等职业教育-高职衔接-继续教育"贯通培养体系。通过引入航空公司、机场地勤、航空制造企业的实战标准,构建了包含航空机械维修、飞行器制造、航电设备调试等12个专业的课程集群。
核心指标 | 数据详情 |
---|---|
办学性质 | 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校) |
重点专业覆盖率 | 航空类占比85% |
校企合作深度 | 与12家航空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
实训设备总值 | 1.2亿元(含3架真实客机实训平台) |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学校构建了"基础能力+专项技能+职业认证"三级课程体系,其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被列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通过引入CCAR-147部维修执照考核标准,开发了涵盖涡轮发动机拆解、航空电子系统调试等实训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该校创新开设的"航空大数据分析"方向,填补了传统航空职教在智能化领域的空白。
专业方向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结构与系统、机载电子设备 |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CCAR-66R3) |
航空服务与管理 | 客舱服务实务、航空安保法规、应急处置模拟 | 民航客运员资格证、红十字会急救证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多旋翼飞行器操控、航拍测绘技术、农业植保应用 | 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超视距等级)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从民航企业引进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实践导师。目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持有行业资质证书的"双师"教师达126人。特别在航空英语教学方面,聘请外籍航企培训师开展情景化教学,其自主研发的《航空维修英语》教材已被多所职业院校采用。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企业特聘专家 | 42人 | 28% |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 98人 | 64% |
高级技师/工程师 | 76人 | 49% |
行业认证导师 | 115人 | 75% |
四、实训设施与产教融合
学校投资建设的航空工程实训中心配备波音737-300客机实训平台、A320动态模拟驾驶舱等高端设备。与四川航空、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共建的"厂中校"项目,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参与真实生产任务。近年来,学校承接民航西南管理局委托的"机务维修标准化作业流程"课题研究,其成果已在西南地区支线机场推广应用。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贡献
据2023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平均起薪达到6800元/月。特别是在国产ARJ21机型维护、高原机场地勤服务等领域,毕业生供给量占西南地区新增岗位的37%。学校还通过"技能扶贫"项目,累计资助凉山州、甘孜州等地区学生1300余人完成学业,其"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库。
作为国家航空工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点,绵阳市航空职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标准对接,持续输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其"真实场景教学+动态能力更新"的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区域航空职教水平,更为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feixing/1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