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百科(内江职院百科)

四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内江。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商贸管理为主体的专业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鲜明办学特色。作为川中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学院累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10万名,为地方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四	川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百科

学院占地面积约1200亩,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8个。现有在校生规模突破1.2万人,教职工总数达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与华为、京东、中铁等2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内江农业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4年整体迁入新校区。现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单位、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助力内江甜城产业升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院系架构与专业布局

二级学院代表专业省级重点专业产业对接方向
现代农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畜牧兽医(2018年)川中南特色农业、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2020年)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产业
信息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软件技术(2019年)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
商学院电子商务、会计电子商务(2021年)区域物流枢纽、跨境电商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暂无成渝双城基建、绿色建筑
艺术与旅游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旅游管理暂无文旅融合、康养产业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院实施“双百人才工程”,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教师企业实践计划优化师资结构。截至2023年,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42个。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智慧农业实训园等特色平台,数字资源总量达15TB,覆盖85%以上专业课程。

学生规模与就业质量

年份在校学生数当年毕业生数就业率对口就业率
202010,2352,85695.7%82.4%
202111,0723,01296.3%84.1%
202211,8903,15597.1%85.6%
202312,3563,28096.8%86.3%

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近三年累计立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7项,获授权专利83项,其中“沱江流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入选四川省科技厅重点课题。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5万人次,与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共建“甜城乡村振兴学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2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亿元。

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与德国F+U萨克森职业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中心”,联合培养IHK认证技师
  • 加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接收老挝、柬埔寨留学生120余名
  • 开发国际产能合作课程包,为海外中资企业定制培训方案

校园基础设施

类别面积/数量主要功能
教学实训楼8.6万平方米理实一体化教学、虚拟仿真实训
图书馆3.2万平方米藏书68万册,数字资源访问量年均120万人次
体育场馆4.5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游泳馆、室内篮球馆
学生公寓12栋,共5.8万平方米智慧门禁系统、空调全覆盖
创业孵化园1.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7家,年产值超3000万元

荣誉与认证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等称号,2019年成为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近五年累计获奖236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认证,社会服务能力连续三年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20强。

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与区域新兴产业匹配度待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压力较大等挑战。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学院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打造“5G+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深化与内江高新区“园校联动”机制,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申报,力争成为川南职教高地核心单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453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00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