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普通高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广中医校史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兼具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创新活力。作为广东省属重点高校,学校以中医药为核心,融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于一体,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在中医药教育、科研、临床服务等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其附属医院群规模庞大,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广	州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

校史可追溯至1924年创建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历经抗战烽火与多次合并重组,于1956年正式成立广州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近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包括国医大师、院士在内的众多杰出人才,在抗击非典、新冠疫情期间贡献突出。学校依托岭南医学特色,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其针灸推拿学、中医学等学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称“广中医”)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和“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学校以“厚德博学、精诚济世”为校训,主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另有三元里、中山等校区,总占地面积逾120万平方米。

  • 学科建设:拥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
  •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包括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 附属医院: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医院13所,年门诊量超2000万人次。
  • 国际交流: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合作,是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

校史概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初创与奠基(1924—1955年)

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近代中医药教育家卢乃潼等人倡议下成立,成为华南地区最早的中医教育机构。抗战时期,学校坚持办学,培养了大批战时急需的中医人才。1952年,学校与广东光华医学院合并,为后续成立广州中医学院奠定基础。

二、建制与发展(1956—1994年)

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本科院校之一。1960年代,学校率先编写全国统一中医教材,奠定现代中医教育体系。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中医博士点,1993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三、更名与跨越(1995—2016年)

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标志着从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型。2000年与原广州医学院合并(后独立),2004年入驻广州大学城新校区。2015年,中医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四、双一流与新时代(2017年至今)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020年,牵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联盟。2022年,获批建设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办学特色与成就

  • 岭南医学传承:挖掘整理岭南温病学派、骨伤科等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
  • 科研创新:青蒿素复方防治疟疾、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社会服务:在“非典”期间率先制定中医诊疗方案,新冠防治中贡献“三药三方”。

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打造“中医药文化节”“经典诵读”等品牌活动。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8年居全国前列。就业方向涵盖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健康产业等领域。

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将聚焦“大南药”与“大健康”战略,推进新医科建设,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并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统医学的交叉融合,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广	州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校史概述

作为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版图,广州中医药大学持续以创新思维推动千年医学的现代化进程,其发展轨迹生动诠释了传统与时代的交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029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