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开设有哪些奖学和助学金(洛职院奖助学金)

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奖助学金

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专注于培养文化旅游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与贫困生帮扶工作。学院通过设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奖助学金体系,覆盖了成绩优异、技能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等多类学生群体,形成了“奖优促学、助困育人”的良性机制。

洛	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开设有哪些奖学和助学金

学院奖助学金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类:国家级奖助学金校级专项奖助学金以及社会合作类资助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严格遵循教育部政策执行,校级项目则结合专业特色灵活设计,社会合作类则依托校企合作拓宽资助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学院针对文化旅游类专业特点,特别设置了“文旅技能竞赛奖学金”“非遗传承助学金”等特色项目,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

在评审机制上,学院实行“阳光操作”,通过信息化平台公开流程,确保公平公正。资助方式上不仅提供直接资金支持,还创新性采用“奖学金+实习机会”“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复合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这一完善的奖助体系有效缓解了贫困生经济压力,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文旅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国家级奖助学金项目

作为公办高职院校,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全面执行国家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 国家奖学金:面向大二及以上特别优秀学生,全国统一额度8000元/年,通过省级评审确定名额,学院年均有5-8个名额,需满足专业排名前10%、综合素质突出等条件。
  • 国家励志奖学金:针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5000元/年,覆盖率约占在校生3%,需提交贫困证明并通过班级民主评议。
  • 国家助学金:分三档(4000元/3000元/2000元)资助经济困难学生,覆盖约20%在校生,实行“一年一评、动态调整”,特别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生源倾斜。

学院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审中建立三级审核机制,重点审核学业成绩、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及日常表现。2023年全院共有312人次获得国家级资助,总金额达156万元,其中国家助学金占比达75%,有效解决了基础生活保障问题。

校级专项奖学金体系

学院自主设立的奖学金充分体现文旅专业特色,主要包含:

  • 学业优秀奖学金:分特等(3000元)、一等(2000元)、二等(1000元)三档,按学期评定,覆盖专业前30%学生,重点考核课程成绩与职业技能证书获取情况。
  • 文旅技能竞赛奖学金:对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项的学生给予配套奖励,如全国导游大赛一等奖奖励5000元,省级茶艺比赛三等奖奖励2000元等。
  • 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奖励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额度800-1500元/年,需通过服务时长考核与师生满意度测评。
  • 创新创业奖学金:支持学生参与文旅项目孵化,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万元,2023年有17个团队获得支持,其中3个已实现市场化运营。

校级奖学金实行“分类申报、叠加享受”政策,2023年度发放总额达89万元,较上年增长15%。尤其技能竞赛类获奖人数同比增加40%,反映学院“以赛促学”成效显著。

校级助困帮扶项目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院构建了“五位一体”帮扶体系:

  • 阳光助学金:学院自有资金设立,分2000元/1500元两档,每年资助约200人,优先考虑突发困难家庭学生。
  • 学费减免政策:对建档立卡、低保家庭等特殊群体实行30%-50%学费减免,2023年减免金额累计42万元。
  • 临时困难补助:设立专项应急基金,单次补助500-2000元,用于突发疾病、自然灾害等情况,年均发放50余例。
  • 勤工助学岗位:开发校内助理岗、实训基地服务岗等156个岗位,按15元/小时计酬,保证贫困生月收入不低于600元。
  • 暖冬工程:每年冬季发放御寒物资,2023年为贫困生提供羽绒服237件、棉被180套。

学院还建立“一生一策”帮扶档案,通过心理辅导、学业帮扶等措施实现精准资助。据统计,受助学生学业及格率提升22个百分点,就业率达98.7%。

社会合作类资助项目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学院引入丰富社会资源:

  • 企业冠名奖学金:如“中旅未来之星奖学金”(年投入10万元)、“龙门文创英才奖”(5万元/年),由合作企业定向奖励特定专业优秀学生。
  • 行业助学基金:洛阳旅游协会设立“河洛文旅助学金”,资助酒店管理、导游等专业贫困生,提供“资助+实习+就业”一体化支持。
  • 校友帮扶计划:优秀校友设立的“雏鹰助学金”已累计资助87人,除资金支持外还提供职业导师服务。
  • 非遗传承专项资助:联合洛阳市非遗中心对研习洛阳宫灯、唐三彩制作等传统技艺的学生给予材料费补贴,最高3000元/年。

2023年社会类资助总额突破120万元,受益学生达289人次。部分企业还提供“订单班”专项补助,如与万豪酒店集团合作的“雏燕计划”提供每月800元生活补贴。

特色育人资助模式

学院创新资助形式,将经济帮扶与专业培养深度融合:

  • 实践积分兑换制度:学生参与景区志愿服务、文化讲解等活动可累积“文旅积分”,1积分=10元,可用于抵扣书本费或兑换技能培训。
  • 工作室学徒制资助:进入教师文旅工作室的贫困生除获得基本补助外,还可参与项目分红,2023年有23名学生通过此方式赚取学费。
  • 非遗创收项目:设立“指尖工坊”支持学生创作文创产品,销售额的30%作为创作酬金,剪纸专业某学生团队年创收超2万元。
  • 旅游旺季专项勤工:牡丹文化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接待服务,日均收入150-200元,2024年参与学生达427人次。

这类模式不仅解决经济问题,更强化了职业技能训练。数据显示,参与项目制资助的学生平均持有2.7本职业资格证书,远超普通学生水平。

奖助学金申请与管理机制

学院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确保政策落地:

  • 三级评审制度:班级评议→院系审核→校级审定,全程公示5个工作日,国家奖助学金还需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上报。
  • 动态调整机制:每学期复核受助学生情况,对学业严重下滑或违规者暂停资助,空缺名额递补。
  • 资金发放规范:通过专用银行卡直达学生账户,2023年起实现72小时内到账,建立“发放-确认-追溯”闭环管理。
  • 诚信教育体系:开设资助政策宣讲课,对虚假申报行为纳入征信管理,近年申报材料真实率达100%。

学院还开发“智慧资助”平台,实现贫困生认定、申请、公示全程线上化,申请材料减少40%,审批效率提升60%。

奖助政策实施成效

通过多元化奖助体系,学院取得显著育人成果:

  • 2023年奖助总金额达367万元,覆盖63.2%在校生,其中贫困生受助率达100%;
  • 获资助学生平均成绩较前提升11.5分,技能大赛参赛率提高28%;
  • 形成“国家-学校-社会”协同资助网络,企业合作项目较2020年增长3倍;
  • 贫困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起薪水平较普通学生高8%,对口就业率达91%;
  • 资助育人案例入选河南省“学生资助优秀工作案例”,3名教师获省级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洛	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开设有哪些奖学和助学金

未来学院计划扩大社会筹资渠道,重点增设“文旅乡村振兴奖学金”,探索更多“资助+能力提升”的创新模式,为行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40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9565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