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泉州师范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泉州师院校训详解)

关于泉州师范学院校训的综合评述泉州师范学院的校训“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是一则内涵深刻、意蕴悠长的精神格言,它不仅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理念的高度凝练,更是对全校师生行为准则与价值追求的永恒指引。这八字校训,巧妙地将学校的地理文化特色与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融为一体。“善学如泉”源自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地域特征——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称,且泉水象征着源头活水、生生不息;此句深刻揭示了学习应如泉水般持续涌流、澄澈明净、汇聚成海,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主动、善于思考、永无止境的求学态度与方法。而“正心至大”则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脉络,将“正心”作为个人修养的根基,将“至大”作为人格发展与事业追求的宏伟目标,体现了学校培养品德高尚、胸怀宽广、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坚定决心。整体而言,该校训从“治学”与“修身”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育人框架,既鼓励师生在知识海洋中孜孜不倦地探索,更要求他们在道德境界上不断砥砺升华,最终达到学识与人格的双重圆满。它不仅是泉州师院人身份认同的精神符号,也是学校在新时代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深入阐释其渊源、内涵、实践要求及时代价值,对于理解泉州师范学院的教育哲学与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泉州师范学院校训“善学如泉,正心至大”的深度阐释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被誉为“东亚文化之都”的历史名城泉州,其校训“善学如泉,正心至大”如同这所高校的灵魂印记,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师生的精神世界与行为实践。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明晰的教育指向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它不仅是悬挂于校园的箴言,更是融入学校血脉的基因,指引着办学方向与育人路径。


一、校训的文本解析与渊源探微

“善学如泉,正心至大”这则校训,可以从字词本身进行逐层剖析,并探寻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 “善学”的内涵:“善学”一词,超越了简单的“努力学习”,它更强调学习的“善于”之道。这包括了:
    • 学习方法论:意味着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学习,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学习态度论:代表着一种积极主动、乐学好问、持之以恒的求学精神。
    • 学习境界论:指向一种将学习内化为生活习惯和生命需求的崇高境界,是终身学习的体现。
  • “如泉”的意象:“泉”的意象富含多重象征意义,与泉州的地域文化紧密相连:
    • 源泉活水:知识如同泉水,有源头才有活水。寓意学问要追本溯源,根基扎实,并且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保持思想的活力与清新,避免僵化停滞。
    • 清澈澄明:泉水清澈见底,象征为学需有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真理之光,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学术的真诚。
    • 汇聚成海: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比喻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方能达到博大精深的境界。这与泉州作为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相契合。
  • “正心”的根基:“正心”直接源于《礼记·大学》中的“诚意正心”,是儒家思想体系中进行个人修养的起点和关键环节。
    • 道德基石:意指要使自己的心思端正,排除不正当的情绪和欲望,保持内心的中正平和。这是所有道德行为和事业成就的基础。
    • 价值导向: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确保个人的发展不偏离正道。
  • “至大”的目标:“至大”意指达到宏大、广博的境界。
    • 人格的宏大:指培养宽广的胸怀、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 事业的宏大:鼓励师生追求卓越,立志在各自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 格局的宏大:要求具备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能够超越个人和小我的局限,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校训的渊源,一方面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经典,体现了对传统教育智慧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又紧密结合了泉州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泉”的意象),使得校训具有鲜明的地域标识性和亲切感。这种结合,使得校训既有普遍性的教育意义,又具备特殊的文化魅力。


二、“善学如泉”的治学之道与实践要求

“善学如泉”为泉州师范学院的师生指明了一条动态的、可持续的治学路径。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套完整的实践体系。

  • 对教师而言,“善学如泉”意味着:
    • 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储备,必须紧跟学科前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融入教学,成为活水的源头。
    • 研究教学方法:要善于探索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授人以渔”。
    • 保持学术真诚:在科研中坚守学术道德,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清澈的“泉水”般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
  • 对学生而言,“善学如泉”要求:
    •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实践平台等,广泛涉猎,深入钻研,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 掌握批判性思维:不盲从权威,敢于质疑,善于分析,能够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鉴别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 注重知行合一: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巩固和升华所学,让知识真正“活”起来。
    • 拥抱跨学科学习:打破专业壁垒,积极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像泉水汇聚一样,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培养综合素养。

在学校的制度层面,践行“善学如泉”体现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图书馆资源的持续建设、学术讲座的常态化举办、鼓励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支持学生开展科研训练计划等,旨在为师生提供一片能够自由汲取“知识泉水”的沃土。


三、“正心至大”的修身之本与价值塑造

“正心至大”是校训中关于品德修养与价值引领的核心部分,它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性问题。

  • “正心”是修身的基础:
    •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情绪,培养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健康。
    • 强调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情操感染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 “至大”是修身的目标:
    • 培育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远大志向。
    • 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具有仁爱之心、责任担当、诚实守信、宽容友善等优良品质,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 开拓国际视野:在全球化背景下,鼓励学生关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正心”与“至大”构成了一个从内到外、由小到大的修养过程。只有内心端正,才能志向远大;而远大的志向,又反过来要求不断砥砺内心,提升道德境界。这一理念贯穿于泉州师范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师范生的培养中,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品德素养,进而影响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校训的内在统一性与整体性解读

“善学如泉”与“正心至大”并非孤立的两部分,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泉州师范学院完整的育人哲学。

  • “学”与“心”的辩证关系: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品德的指引。没有“正心”的“善学”,可能走向功利化甚至歧途;而没有“善学”支撑的“正心”,则可能流于空泛。真正的成才,是学识增长与人格完善的统一。
  • “泉”与“大”的意象关联:“泉”的持续涌流、汇聚,最终目标是为了成就“大”的格局与气象。个人的学识积累和品德修养,最终要服务于社会、国家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知行合一的实践导向:校训鼓励师生将“善学”所得的知识与“正心”所养的品德,付诸于实际行动,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检验、提升自我,最终达到“至大”的人生境界。

因此,校训的精髓在于其系统性。它告诫师生,治学与修身不可偏废,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一个理想的泉州师院人,应该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探索者,同时也是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担当者。


五、校训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当今知识爆炸、社会快速变革的新时代,泉州师范学院的校训愈发彰显其宝贵的时代价值。

  •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善学”的能力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它要求人们具备信息筛选、鉴别、整合和创新的能力,而“如泉”的比喻正是对这种动态学习能力的最佳诠释。
  • 坚定文化自信:校训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传播和实践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它在全球文化交流激荡的背景下,为师生提供了稳固的精神根基和价值坐标。
  •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有扎实学识又有高尚品德的人才。校训所倡导的“善学”与“正心”,完全契合国家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培养“四有”好老师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 引领个人成长成才:对于身处人生关键阶段的青年学生而言,校训为他们提供了清晰的人生指南。它提醒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切勿忘记修养品德;在规划个人未来时,要胸怀更大格局。

泉州师范学院通过将校训精神融入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它激励着一代代师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在修身的历程中不断超越,共同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泉州师范学院的校训“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是一个结构严谨、意蕴丰富、充满活力的思想体系。它源于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既是学校历史的沉淀,也是面向未来的承诺。这八个字,如同灯塔,照耀着泉州师院人前行的道路;如同泉源,滋养着泉州师院人的精神家园。对其深入理解和自觉践行,必将为个人、学校乃至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452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6994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