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谊明道”这一理念,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其直接出处,可追溯至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的《汉书·董仲舒传》。其中记载了西汉大儒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言时提出的著名论断:“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它界定了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崇高人格理想和行为准则。所谓“正谊”,即端正、匡正合乎情理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谊”通“义”);“明道”,即彰明、探求宇宙与社会的根本规律和真理。董仲舒主张,真正的仁人志士,应当以追求和践行道义本身为最高目的,而不应预先考虑它能带来多少个人利益(不谋其利),也无需斤斤计较其实际功效与成果(不计其功)。
这一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诠释和发展,尤其为后世儒家知识分子所推崇,成为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指引。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和超越物质利益的精神追求。当这一古老的智慧被引入医学教育领域时,其内涵获得了新的、更具针对性的升华:
- 对医学真理的执着探索: “明道”在医学语境下,首先体现为对生命奥秘和疾病规律的无尽探索。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科学,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知,勇于攀登医学高峰。这种探索本身即是目的,不应为名利所左右。
- 对职业道德的恪守不渝: “正谊”直接对应医学伦理的核心——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它要求医者必须以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为重,坚守公平、公正的行医原则,保持廉洁的操守,将患者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正是“不谋其利”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 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 将“道”与“义”的范围扩大,医学工作者还肩负着增进人类健康、推动医学进步、服务国家战略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正是“不计其功”的崇高境界的展现。
因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将“正谊明道”作为校训,绝非简单地引用古语,而是将其深厚的哲学意蕴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神圣性完美结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使之成为指引学院师生思想与行动的灯塔。
二、 上海医学院的历史沿革与校训精神的孕育要深刻理解“正谊明道”校训为何能成为上海医学院的灵魂,必须回顾学院波澜壮阔的创办与发展历史。上海医学院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成立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其诞生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时代,承载着国人“医学救国”的强烈期盼。首任院长颜福庆先生是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先驱,他及其同仁们从一开始就为这所新生的医学院注入了崇高的理想和务实的精神。
创院之初,条件极其艰苦,但创始者们秉持“为人群服务”的宗旨,强调医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精湛的医术,更要培养高尚的医德。这种强调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的办学理念,与“正谊明道”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学院在筹建、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始终贯穿着自力更生、服务民众的主线。
例如,学院积极创办实习医院(如后来的中山医院),旨在为平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为医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这正是“不谋利”、“不计功”,致力于普及医学、造福社会的体现。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医学院经历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学院师生被迫内迁,辗转于云南、四川等地,在烽火连天、物资匮乏的极端环境下,坚持办学。师生们一边躲避敌机轰炸,一边在破庙、祠堂里坚持上课、进行实验,甚至在战地开展救死扶伤工作。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极大地锤炼了上医人的意志品格。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正谊”体现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明道”则化为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坚守学术、探求真理的执着。这段历史,使得“正谊明道”的精神从一种理念转化为一种可歌可泣的行动,深深融入了上医的血脉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医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于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独立建制,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医学院校。在这一时期,学院秉承优良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医学人才,并在诸多医学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无论是支援边疆建设,还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医人总是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正谊明道”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与复旦大学合并,更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后,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时代变迁、体制机制革新,但“正谊明道”的校训始终被奉为圭臬,成为凝聚人心、激励奋进的核心力量。学院在追求世界一流医学教育和科研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医学人文教育,强调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卓越医学人才,这使得校训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三、 “正谊明道”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正谊明道”并非一句悬置于象牙塔顶的空洞口号,而是贯穿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疗服务和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的实践准则。
在人才培养方面: 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入学宣誓、授袍仪式、毕业典礼等关键环节,都强化着医学生的职业神圣感和责任感。课程体系中,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医学史等人文社科课程占有重要地位,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医学的本质、医生的角色以及生命的意义。教师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将“正谊明道”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许多德高望重的教授、专家,其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学问、仁心仁术的典范事迹,本身就是对校训最生动的诠释。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深入社区、农村,了解国情民情,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在科学研究方面: “明道”精神驱动着上医的科研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学院倡导“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氛围,反对急功近利的学术浮躁。科研评价体系不仅关注论文、专利等显性成果,更注重研究的实际价值和对社会、对医学进步的贡献。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如新药研发、疾病机理探秘、高端医疗设备研制等领域,上医人展现出攻坚克难、协作共享的科学精神,其根本动力在于探索真理、造福人类,而非单纯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荣誉与利益。
在医疗服务方面: 附属医院作为医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正谊明道”校训的主阵地。这里的医务人员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在面对疑难危重病例时,他们勇于担当,集思广益,力求最佳治疗方案,体现了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明道”精神。在处理医患关系时,他们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行医,维护医疗的公平正义,这是“正谊”的直接要求。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面前,上医系统的医护人员总是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生命守护生命,完美展现了“不计其功”的牺牲精神和“正其谊”的职业操守。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 学院通过校史馆、院史展览、名家讲座、文化节等多种形式,持续不断地宣传和弘扬“正谊明道”的校训精神。它被写入学院章程,融入校园景观,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于此同时呢,学院也鼓励师生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对校训精神进行新的阐释和发展,使其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引领学院的文化建设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近一个世纪以来,“正谊明道”的校训如同基因密码,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上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从这所殿堂走出的毕业生,无论是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医学大师,还是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普通医生,大多都秉承着这一精神底色。
许多杰出的校友,如中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热带病学专家应元岳,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汤飞凡(尽管其职业生涯主要在其他机构,但其精神与上医相通),以及无数在各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他们的人生轨迹无不闪耀着“正谊明道”的光芒。他们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明道);他们医德高尚,心系患者,赢得了广泛的尊敬(正谊);他们胸怀家国,将个人所学无私奉献给国家和人民(不计功利)。这种精神传承,使得“上医”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的名称,更成为一种信誉和品牌的象征,代表着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时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医学教育和高水平医学院校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正谊明道”的校训更具重要的当代价值:
- 抵御功利化侵蚀的定力: 在市场经济和科技至上观念的影响下,医学领域也可能出现过度商业化、技术化倾向,忽视人文关怀和伦理考量。“正谊明道”提醒医学工作者,必须坚守医学的人本主义初心,正确处理义利关系,防止医学异化。
- 引领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未来的医学教育更需要培养具备全面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校训强调的“道”与“义”,恰恰涵盖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担当等多个维度,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 强化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医学人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国家队,其“正谊明道”的精神内核与健康中国所要求的“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主题高度一致,激励着师生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推动中国医学事业进步贡献力量。
“正谊明道”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校训,是其历史的结晶、文化的核心和精神的旗帜。它源于古典,却历久弥新;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它不仅记录着过去的辉煌,更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四字校训必将继续激励全体上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医学教育、科研和服务的广阔天地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护佑人民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更大贡献。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被永远珍视、代代相传,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65415.html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办理入学有什么攻略没(重庆职院入学攻略)
- 滨州职业学院开设有哪些奖学和助学金(滨职奖助学金)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能否保研,原因是什么(亳职院保研原因)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一届招收多少人,最近几年("近年重应院招生人数")
-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一般什么时候开学(吉林城职院几时开学)
- 福建中医药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福建中医药双一流?)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是否有双学位,为什么(汕职院双学位原因)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就读的真实感觉如何("重庆运输职院就读体验")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是985还是211("襄阳科技职院属985?")
- 仰恩大学的院校代码和邮编是多少(仰恩大学邮编代码)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就读期间挂科了怎么办呢?(挂科应对方法)
-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的学费和住宿费明细(西理工高科学费住宿费)
- 上海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东华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新疆大学
-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体育大学
- 中央音乐学院
- 北京工业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河海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广西大学
- 南昌大学
- 安徽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暨南大学
- 延边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西藏大学
- 江南大学
- 云南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大学
- 海南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福州大学
- 苏州大学
- 青海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贵州大学
- 郑州大学
- 西南大学
- 宁夏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同济大学
- 复旦大学
- 兰州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大学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天津大学
- 南开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四川大学
- 浙江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东北大学
- 山东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重庆大学
- 吉林大学
- 湖南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展开全部

- 西藏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兰州大学
- 青海大学
- 宁夏大学
- 新疆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厦门大学
- 福州大学
- 南昌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郑州大学
- 河南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湘潭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中山大学
- 暨南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南方科技大学
- 广西大学
- 海南大学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西南石油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贵州大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外交学院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体育大学
- 中央音乐学院
- 中国音乐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戏剧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山西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辽宁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吉林大学
- 延边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体育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上海大学
- 上海科技大学
- 南京大学
- 苏州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河海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浙江大学
- 中国美术学院
- 宁波大学
- 安徽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云南大学
展开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