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精诚团结、学以致用”。这八个字的校训,深刻烙印着学院诞生与发展的时代印记,凝聚了其办学传统、育人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学院灵魂的高度浓缩。其历史可追溯至学院的前身——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局于1978年创建的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国家亟需大量服务于现代工业建设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校训中的“精诚团结”,反映了在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攻坚克难,为江西乃至国家的建材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风貌;而“学以致用”则精准定位了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属性,强调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随着学院从技工学校到成人高校,再到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并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精诚团结、学以致用”的校训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它不仅是学院历史传承的见证,更是激励一代代现代学院人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指引着学院在职业教育的大道上,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扎实技能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这则校训朴实无华,却力重千钧,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核心所在。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历史传承

在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版图上,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著称。而支撑其不断前行、塑造其独特气质的核心文化基因,便是其校训——“精诚团结、学以致用”。这八个字,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段历史的浓缩,一种精神的写照,一份行动的指南。深入解读其内涵,追溯其历史渊源,对于理解这所学院的发展轨迹与精神内核至关重要。


一、 校训文本的逐层解读

“精诚团结、学以致用”作为校训,由两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部分构成,共同构成了学院完整的价值体系。


1.精诚团结:精神基石与力量源泉

“精诚团结”一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明确的现实要求。

  • “精诚”所体现的敬业与专注:“精”意味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体现了职业教育中对技能技艺至高境界的向往,与当今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它要求师生在各自的岗位上,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学习,都要秉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诚”则代表了诚信、真诚与忠诚。这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职业道德的基石。它要求师生诚实守信、真诚待人、忠于职守、忠于所学。精与诚的结合,奠定了学院师生个人品德和专业精神的基础。
  • “团结”所凝聚的集体与协作:“团结”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现代工业社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任何重大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对于职业技术学院而言,许多实训项目、技术研发都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高效的团队。团结,意味着要打破隔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它既是学院内部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培养学生未来适应社会、融入团队的重要素养。
  • 整体内涵:因此,“精诚团结”共同构筑了学院的精神高地。它要求全体师生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和真诚守信的道德品格为基础,通过紧密的团结协作,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为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成长成才而努力奋斗。


2.学以致用:目标导向与实践路径

“学以致用”则直接点明了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与根本方法。

  • “学”是基础与前提:这里的“学”,不仅指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包括技术技能、操作流程、职业规范等全方位的学习。它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根本途径。学院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的平台。
  • “用”是目的与归宿:“用”是实践的维度,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终标准。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其强烈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用”要求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中去,解决现实问题,创造实际价值。它反对纸上谈兵,崇尚实战实效。
  • “致”是桥梁与过程:“致”字是关键,它体现了从“学”到“用”的能动性转化过程。这意味着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化教学等方式,搭建起从课堂到岗位的桥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知”到“行”的飞跃。
  • 整体内涵:“学以致用”清晰地定义了学院的办学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它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成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精诚团结”与“学以致用”二者辩证统一。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团队保障,没有内部的精诚团结,就难以有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后者则为前者指明了具体的实践方向和价值体现,学以致用的成果反过来又会巩固和升华精诚团结的氛围。它们共同构成了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完整逻辑链。


二、 校训的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

校训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形成与学院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并随着学院的成长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1.创业维艰与“精诚团结”的诞生(1978-1990年代)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源头,可追溯至1978年由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局创办的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百业待兴,国家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基础工业建设。江西省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建材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技术工人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在建校初期,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无论是师资、设备还是校舍,都面临诸多困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精诚团结”的精神显得尤为宝贵。第一代现代学院人,怀着为国家建材工业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上下同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师们克服资料匮乏的困难编写教材,师生们一起参与校园建设。这种在困境中凝聚起来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学院最原始也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精诚团结”这一校训要素的提炼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此时,“团结”更多地体现在共克时艰的凝聚力上。


2.转型发展与“学以致用”的明晰(1990年代-21世纪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学院也经历了从技工学校到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中专),再到1999年与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局职工大学、江西省无线电技工学校等机构整合,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特别是在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强调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成为共识。

在这一转型发展阶段,学院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职业学校的生命线在于其毕业生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
因此,“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院开始大力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一时期,“学以致用”从一种朴素的认识逐渐上升为系统的办学指导思想,并最终与“精诚团结”一起,被正式确立为学院的校训,用以指引学院的改革发展方向。


3.骨干示范与校训内涵的深化(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学院于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并更名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后,学院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这标志着学院办学水平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在这一更高的平台上,校训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精诚团结”不再局限于内部的管理与协作,更扩展到与政府、行业、企业、兄弟院校乃至国际教育机构的广泛合作与共赢,体现了开放办学、整合资源的现代教育理念。“学以致用”则向着更深、更广的维度拓展:从简单的技能操作应用到复杂技术问题的解决,从适应岗位到引领技术创新,从服务地方经济到融入国家战略(如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等)。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使“用”的层次更高、范围更广。校训成为了凝聚全院师生员工、校友以及合作单位共识的重要文化纽带,持续推动学院向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迈进。


三、 校训在办学实践中的全方位体现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精诚团结、学以致用”的理念全面融入办学的各个环节,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在治理体系与管理文化中体现“精诚团结”

  • 民主决策与协同治理:学院建立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制度,重大决策注重听取各方意见,形成了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管理氛围。
  • 部门协作与高效执行:打破部门壁垒,促进教学、学工、后勤、行政等各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与高效协作,确保学院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 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通过家长委员会、校企合作理事会等平台,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2.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中落实“学以致用”

  • 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紧密围绕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确保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 课程内容强调实践导向:大力推进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建设了一批仿真性强、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
  •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与众多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师资,共同开发教材,实施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前沿技术和真实工作场景。
  • 赛教融合提升综合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竞技中检验“学”的成果,提升“用”的水平。


3.在校园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中浸润校训精神

  • 文化活动载体丰富: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活动、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反复宣讲和诠释校训精神,使其深入人心。
  • 榜样示范引领:评选表彰体现“精诚团结”精神的优秀团队和践行“学以致用”理念的优秀师生、校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
  • 师德建设强调“精诚”: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真诚的爱心和责任感关爱学生。
  • 学风建设突出“致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掌握真才实学上来,反对浮躁和虚度。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精诚团结、学以致用”,源于艰苦创业的岁月,成于改革发展的浪潮,深化于示范引领的实践。它既是学院历史的生动注脚,也是学院文化的核心灵魂,更是指引未来发展的明亮灯塔。这八个字,朴实无华,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责任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时刻提醒着每一位现代学院人,要以内心的精诚和团队的团结为根基,以扎实的学习和有效的应用为目标,砥砺前行。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必将在这则校训的指引下,继续书写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篇章。校训的精神,将如同血液一样,流淌在学院的肌体之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327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49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