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福建生物工程思政教育评价)

关于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综合评述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等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体系。总体来看,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体系较为完整、与专业教育融合度较高、育人载体不断创新的特点。学校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注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和价值引领,还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力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在实践层面,学校能够利用地处福建的区位优势,挖掘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于此同时呢,面对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实践性强等特点,学校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导向,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榜样宣传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知国情、锤炼品格、提升素养。当然,作为一所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院校,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度、师资队伍建设的广度等方面仍有持续提升和优化的空间,但整体而言,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较为扎实的基础性作用。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详细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紧密结合生物工程、医药健康等专业特色,不断探索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 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摆在学院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从顶层设计入手,着力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

  • 健全领导体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正确、资源到位、落实有力。
  • 完善工作格局: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二级院系具体落实、全员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清晰界定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等各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形成育人合力。
  • 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课程思政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并作为各部门、各院系年度考核和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学校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有效性,为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设全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确保学时学分达标。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生活实际、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用鲜活案例阐释深刻理论,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 推动教学方法创新:突破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专题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鼓励教师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如福建的红色革命历史、廖俊波等先进模范事迹、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实践成果等融入课堂教学。
  •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赴古田会议旧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力量。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进入社区、企业开展健康知识宣讲、用药安全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奉献精神。
  •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职教师队伍。通过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落实校领导、院系负责人听思政课、讲思政课制度,营造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 “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思政课,必须将价值塑造融入所有课程教学之中。为此,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

  • 明确融合路径:引导各专业教师深入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职业伦理、环保意识、生命教育、中医药文化自信等。结合生物工程、药品生产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健康管理等专业特点,将行业规范、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创新意识等融入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全过程。
  • 建设示范课程: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
    例如,在药学类专业课程中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生命至上”的职业操守;在食品专业课程中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的品格;在环保相关课程中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 提升教师育人能力:通过专题培训、工作坊、教学竞赛等形式,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有效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形成了协同效应,使立德树人更加润物无声。


四、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学校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

  • 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建设:配齐建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他们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通过定期培训、考核激励等方式,提升其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学生心灵,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
  • 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围绕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时事政治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如“开学第一课”、“毕业典礼”、“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建设并运营好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易班等网络平台,打造集思想引领、资讯服务、互动交流于一体的网络思政阵地。制作推送贴近学生特点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 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普测和咨询辅导,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 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功能拓展

学校注重发挥实践和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文化浸润中提升思想境界。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科技支农、医疗卫生服务、环保宣传等实践活动。特别是结合专业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
  • 校园文化建设:着力营造具有职教特色和生物医药行业特征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校友报告会、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 榜样示范引领:积极开展“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强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

六、 特色与成效

经过持续努力,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形成了一些特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 突出职业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立志成为爱岗敬业、德技双馨的人才,有效服务了区域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
  • 依托地域文化:积极挖掘利用福建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利用古田会议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妈祖文化海丝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开放包容精神教育,利用生态省建设成果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了教育的区域针对性和感染力。
  • 育人成效初显: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向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项目中表现突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七、 挑战与展望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在未来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加强。

  • 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如何进一步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学生获得感,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需进一步加大对思政课“金课”建设的投入。
  • 提升“课程思政”质量: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融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更系统化的培训和更精细化的指导,避免“硬融入”“贴标签”现象。
  • 应对网络环境挑战:互联网信息的复杂多元对主流价值观教育带来冲击,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亟待加强的领域。
  • 加强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数量、结构、能力水平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

展望未来,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职业教育类型特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强化实践育人功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努力为生物医药健康行业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和过硬本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和国家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41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899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