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开设有哪些奖学和助学金(大连东软奖助学金种类)

关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奖助学金体系的综合评述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始终秉持“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构建了一套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奖助学金体系。该体系旨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同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的奖助学金体系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侧重于“奖优”,用于表彰和奖励在学业成绩、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助学金则侧重于“助困”,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支持,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安心向学。具体而言,该体系不仅包含了由国家财政出资设立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这类权威性高、资助力度大的项目,还设立了由学校自有资金安排的各类校级奖学金,如优秀学生奖学金等。
除了这些以外呢,学院还充分发挥其企业办学的背景优势,积极吸纳社会资源,设立了由知名企业、校友及社会贤达捐赠的各类专项奖助学金。这套多元化的奖助体系相互补充、协同发力,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实际经济困难,更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是学校人才培养和支持服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奖助学金体系详述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将奖助工作视为育人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建立的奖助学金体系结构完整、分类科学、评审规范,旨在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激励与有效帮扶。
下面呢将对该校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进行详细阐述。


一、 国家级奖助学金

国家级奖助学金是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的最高荣誉和重要资助形式,其资金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具有权威性强、覆盖面广、资助标准统一的特点。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以及辽宁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与发放工作。

  • 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 奖励对象与标准:奖励对象为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特别优秀的学生。申请者必须在思想道德、学业成绩、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极为突出。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 申请条件:除基本思想品德要求外,申请者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需位于同年级同专业前10%(含10%),且没有不及格科目。对于在某些方面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排名要求可适当放宽至前30%,但需提交详细的证明材料。
    • 评审与发放:国家奖学金实行等额评审,每年评审一次。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名额,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组织评审。获奖名单经校内公示无异议后,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奖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并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而设立的。

    • 奖励对象与标准:奖励对象为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 申请条件:申请者必须经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生活俭朴;同时,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排名或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应在同年级同专业前30%以内(含30%)。
    • 评审与发放:与国家奖学金类似,国家励志奖学金也是每年评审一次,实行等额评审。学校根据下达的名额进行评选,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奖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
  •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开支,是助学金体系的核心部分。

    • 资助对象与标准:资助对象为被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分为三档,一般根据困难程度设定,例如一等助学金(特别困难)每人每年约4400元,二等助学金(困难)每人每年约3300元,三等助学金(一般困难)每人每年约2200元。具体分档和金额可能根据当年国家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微调。
    • 申请条件:申请者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 评审与发放:国家助学金的覆盖面相对较广。学校根据下达的总金额和名额,结合各学院(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进行分配。评审工作注重保护学生隐私,通常按学年申请和评审,助学金分秋季和春季学期两次发放,直接打入学生个人银行卡。

二、 校级奖助学金

除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外,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还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提取足额资金,自主设立了多种校级奖助学金,以丰富奖励和资助形式,更好地满足校内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 优秀学生奖学金

    这是学校设立的覆盖面最广、旨在奖励学业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 奖励等级与标准:通常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等级,奖励金额和比例由学校自行规定。
      例如,一等奖学金可能奖励金额为3000元/人·年,评选比例为学生总数的2%;二等奖学金2000元/人·年,比例5%;三等奖学金1000元/人·年,比例8%。具体标准以学校当年发布的文件为准。
    • 评选依据:主要依据学生的学年综合测评成绩(或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名评定。综合测评通常包含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表现、文体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 评选周期:一般每学年评选一次,在新学年开学后进行。
  • 专项奖学金

    学校还设立了一些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特定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的理念。

    • 科技创新奖学金:奖励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 社会实践奖学金:奖励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中表现突出,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学生。
    • 文体活动奖学金:奖励在文化、艺术、体育等竞赛中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学生。
    • 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奖励在各级学生组织(学生会、社团、班级等)中工作认真负责、成效显著的学生干部。
  • 校内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 岗位设置:学校在校内各部门、实验室、图书馆、后勤单位等设立固定或临时性的勤工助学岗位。
    • 申请与录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录用。学生通过学校发布的岗位信息进行申请,由设岗单位面试考核后录用。
    • 报酬与意义: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用于补贴学习和生活费用。
      这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 临时困难补助

    这是学校针对学生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经济困难而设立的一种应急性资助。

    • 适用情况:例如学生本人或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导致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影响正常学业。
    • 申请流程: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学院审核、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审批后,给予一次性或临时性的经济补助。
  • 学费减免

    对于少数家庭经济情况特别困难,尤其是无经济来源的孤儿、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研究,给予部分或全部学费减免,这是最直接的资助方式之一。


三、 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

依托东软集团的产业背景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吸引企业、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设立各类专项奖助学金,进一步丰富了资助体系。

  • 东软奖学金

    由东软集团或其关联企业设立,旨在奖励在信息技术相关专业领域学习成绩优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该奖学金通常标准较高,是校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奖学金之一。

  • 企业专项奖助学金

    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众多国内外知名IT企业(如SAP、惠普、IBM等,具体设立企业可能随时间变化)也在学校设立了命名奖学金或助学金。这些奖助学金往往带有明确的行业导向,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可能包含企业实习、参观交流、优先录用等附加价值,帮助学生提前对接行业需求。

  • 校友奖学金/助学金

    由成功校友个人或集体捐资设立,用于回报母校,激励和帮助学弟学妹成长。这类奖助学金凝聚了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具有特殊的育人意义。


四、 国家助学贷款与其他支持政策

除了直接的奖助学金,学校还积极协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是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

  •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会配合经办银行,组织有需求的学生在入学后申请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校广泛宣传并协助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向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凭《受理证明》到校报到,即可享受“绿色通道”先入学后缴费的政策。
  • “绿色通道”:针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五、 奖助学金体系的申请、评审与发放流程

为确保奖助学金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建立了一套规范化的流程。

  • 信息发布:每学年开始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会通过官方网站、学生工作系统、公告栏等多种渠道,集中发布本年度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通知,明确申请条件、名额、流程和时间节点。
  • 个人申请: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各类奖助学金的要求,向所在学院(系)提交书面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成绩单、困难认定表、获奖证书、情况说明等)。
  • 学院初审与推荐:各学院(系)成立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小组,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通过民主评议等方式,确定初选名单,在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送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学校评审与公示: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学院推荐名单后,进行复核,并组织召开校级评审会议,最终确定建议获奖/受助学生名单。名单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广泛接受师生监督。
  • 资金发放与档案管理: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学校将按规定程序将奖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个人银行账户。
    于此同时呢,学校会建立完善的奖助学金档案,记录评审、发放全过程。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构建的这套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体、校级奖助学金为补充、社会捐赠奖助学金为拓展、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有效地将“奖优”与“助困”相结合,将经济资助与育人导向相结合,不仅为学生的学业成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更在精神层面激励着广大学子自立自强、感恩回馈、追求卓越。这一体系是学校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其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事业的进步,这一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和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0608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2.6251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