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江西师科院训释义)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校训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本科院校,其校训“持中秉正,知行合一”不仅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练,更是对师生行为准则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指引。这八字校训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紧密结合现代教育思想,体现出兼容并蓄、求真务实的特征。“持中秉正”强调为人处世的道德根基,倡导公正、中庸、正直的品格;“知行合一”则聚焦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突出学以致用、务实创新的学术态度。这一校训不仅塑造了学院的独特文化气质,也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当代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深入阐释其内涵,对于理解学院的育人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服务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校训的具体内容与来源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校训是“持中秉正,知行合一”。这八个字简洁而富有哲理,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彰显了现代教育的核心追求。“持中秉正”源自中华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强调不偏不倚、坚守正道,要求师生在道德和学术上保持正直和公正;“知行合一”则源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哲学理念,主张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反对空谈理论,注重实际行动和实效。校训的选择反映了学院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宗旨。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学院精神文化的核心,引导着师生在日常教学、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高尚品格与务实作风。校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校训的形成与学院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创建于21世纪初,正值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院依托江西师范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秉承其优良办学传统,同时立足于科学技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校训“持中秉正,知行合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确立的。它既吸收了江西师范大学母体校训中的精华元素,又根据独立学院的特色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历史文化层面上,校训深深植根于江西的地域文化,江西作为文化大省,历史上是理学和心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王阳明等思想家在此留下深远影响,“知行合一”理念与之高度契合。
于此同时呢,“持中秉正”也与中华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正气观”一脉相承,体现出学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一校训不仅是学院自身身份的象征,还反映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对文化自信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视。校训的逐字解读与内涵分析“持中秉正,知行合一”校训的每个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教育理念。

“持中”指的是把握中庸之道,强调在思想和行为上追求平衡与和谐,避免极端化。在教育语境中,它鼓励师生在学术研究、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保持理性、客观和包容的态度,培养全面发展的素养。“秉正”则突出道德操守,意为秉持正义、公正和诚实,要求师生在一切活动中坚守伦理底线,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两者结合,“持中秉正”从个人修养层面奠定了学院育人的道德基础,倡导一种稳健而正直的人格风范。

“知行合一”由“知”与“行”两部分构成。“知”代表知识、理论和认知,强调学术探索与智慧积累;“行”代表实践、行动和应用,注重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能力。“合一”则强调二者的统一性,反对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或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行动。这一理念要求学院的教育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和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整体上,校训将道德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了学院独有的办学特色。

校训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关系校训“持中秉正,知行合一”与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学院以“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为办学方向,校训为此提供了核心指导思想。
  • 在办学理念上,“持中秉正”体现了学院对师德师风和学术诚信的重视,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公正执教,为学生树立榜样;“知行合一”则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例如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式学习等,确保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 在人才培养方面,校训直接映射到培养目标中:学院旨在造就不仅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而且拥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管理,校训被融入各个环节。
    例如,德育课程强调“持中秉正”的原则,而实验课程、实习计划则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 此外,校训还促进了学院的整体发展。它作为精神纽带,增强了师生认同感和凝聚力,推动了学风、教风建设,为学院在高等教育领域树立了良好形象。
校训在师生生活中的体现与践行校训不仅是理论上的指导,更深入体现在学院师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 对于教师而言,“持中秉正”要求他们在教学中保持公平公正,严谨治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知行合一”则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项目,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例如带领学生开展科技服务或创业实践。许多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实地调研等方式,将校训精神融入课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 对于学生,校训是成长成才的座右铭。在学业上,他们被激励勤奋学习、追求真知(知),同时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和实习机会积极实践(行),例如学院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知行合一”的典型体现。在道德方面,学生以“持中秉正”为准则,参与诚信考试、文明校园建设等活动,培养正直品格。
  • 学院还通过制度保障校训的践行,例如将校训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典礼等仪式中,并设立相关奖项表彰践行校训的典型师生,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校训的比较与特色分析与国内外高校校训相比,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校训具有独特性和时代性。许多高校校训侧重单一维度,如仅强调“创新”或“真理”,而该院校训将道德(持中秉正)与实践(知行合一)有机结合,体现了全面育人的理念。与同类应用型院校相比,它突出了科学技术学院的特征——不仅注重技能培养,更强调道德根基,这与普通职业技术院校的纯应用导向形成区别。
于此同时呢,校训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信,不同于一些西方高校校训偏重个人主义或宗教色彩。这一特色使学院在高等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人才提供了独特路径。校训的时代意义与未来展望在新时代背景下,校训“持中秉正,知行合一”展现出深远的意义。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高等教育面临挑战,如信息爆炸下的价值观多元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校训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它倡导的“持中秉正”有助于师生在复杂环境中坚守道德底线,而“知行合一”则应对了知识转化不足的问题,推动创新与实干。未来,学院可进一步将校训与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时代议题结合,例如通过科技伦理教育强化“持中秉正”,或通过人工智能实践项目深化“知行合一”。校训还将继续作为学院发展的精神引擎,引导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持续创新,为中国高等教育贡献力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495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0970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