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校训是什么,有何历史(福建船政校训历史)

综合评述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校训“求是、自强、求实、创新”,是一组内涵深刻、相互关联的词语,它不仅是对学院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更是其深厚历史底蕴与鲜明时代精神交融的结晶。这八字校训,深深植根于学院前身——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福建船政的伟岸身躯之中。福建船政作为中国近代工业与海军的摇篮,其创办之初便承载着“富国强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宏愿,这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在艰难时世中砥砺前行的坚韧,为“自强”与“求实”的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它要求学子们既要脚踏实地,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真理(求是),又要勇于实践,讲求实效(求实)。而“自强”精神,更是船政基因的核心,它激励着一代代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奋发图强,在国家建设之中担当重任。进入新时代,“创新”一词的融入,则是对船政敢为天下先传统的继承与升华,体现了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进取的坚定决心。
因此,这八字校训绝非空洞的口号,它是一条贯穿古今的精神脉络,连接着左宗棠、沈葆桢等先驱的创业维艰,映照着严复、詹天佑等先贤的科技报国之路,也指引着当今无数船政交通学子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它是一部浓缩的史诗,是一种活着的传统,持续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校训“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深厚历史与时代内涵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一所屹立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职业教育高地,其名号中蕴含的“船政”二字,直接将其历史渊源追溯至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创建的福建船政。这座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近代工业发轫地”的丰碑,为其后继者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而作为这种精神传承的核心载体,学院的校训“求是、自强、求实、创新”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铭记,更是对当下使命的宣告与未来方向的指引。这八个字,每一个都重若千钧,背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与一代代船政人矢志不渝的奋斗史诗。



一、 校训的文本释义与内在逻辑

“求是、自强、求实、创新”这八字校训,结构精炼,意蕴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求是,意为探究真理、遵循规律。它源于中国古代经典,强调的是一种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在学院的语境下,“求是”要求师生在学术研究和技术钻研中,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追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不盲从、不虚浮,以真理为依归。这是治学与成才的基石。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自我奋发、图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之一,更是福建船政与生俱来的基因。从船政初创时在列强环伺中艰难起步,到培养出中国第一批近代化海军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自强”始终是推动其前进的根本动力。它激励师生在个人成长和事业追求中,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续奋斗的品格。

求实,强调脚踏实地、讲求实效。它与“求是”相辅相成,“求是”侧重于认知层面的真理探索,“求实”则侧重于实践层面的行动准则。对于一所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而言,“求实”精神尤为重要。它要求教育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人才培养必须贴合行业需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开拓创造。这是对船政先贤“师夷长技”并力求超越精神的当代诠释。在科技日新月异、产业深刻变革的今天,“创新”是学院保持生命力、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它鼓励师生敢于突破陈规,勇于探索未知,在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服务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战略。

这四者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求是”是认识基础,“自强”是精神动力,“求实”是行动准则,“创新”是目标方向。由探寻真理出发,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务实高效的行动,最终实现创新发展的飞跃,共同勾勒出学院育人成才的完整路径。



二、 历史溯源:船政基因的薪火相传

要深刻理解校训,必须回到福建船政那段开天辟地的历史。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创设、沈葆桢主持经营的福建船政在福州马尾诞生。它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自强求富”洋务运动的重要实践,其目标直指建造近代舰船、培养海军和科技人才,以抵御外侮。

  • “求是”精神的早期实践: 船政创办之初,就体现了强烈的“求是”精神。它并非简单引进西方舰船,而是系统地引进“制器之器”和“造器之人”,并设立船政学堂(前学堂制造班、后学堂驾驶管轮班),学习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造船、驾驶等科学知识。这种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由表及里、追本溯源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求是”的探索。严复等早期毕业生后来成为传播西方科学思想的先驱,其思想根源正源于此。
  • “自强”不息的时代强音: “自强”是船政与生俱来的使命。在国力衰微、技术空白的背景下,船政人克服重重困难,建起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造船厂,自行设计建造了亚洲地区第一艘钢甲军舰“平远号”,培养出了邓世昌、刘步蟾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海军英烈,以及詹天佑等杰出的工程技术专家。船政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在近代屈辱中奋起“自强”的缩影。这种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担当重任的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构成了“自强”校训最厚重、最悲壮的历史底色。
  • “求实”作风的工匠传承: 船政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堂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还要到工厂实习,参与舰船的建造和维修。这种强调动手能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模式,孕育了严谨、精细、务实的“工匠精神”。从船政时代培养出的技术工人到如今学院培养的能工巧匠,这种重视实践、追求精湛的“求实”作风一脉相承。

船政的历史,为“求是、自强、求实”这六个字注入了灵魂。它告诉我们,这些词汇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先辈们的鲜血、汗水和智慧凝结成的宝贵传统。



三、 时代演进:校训的提炼与“创新”的融入

新中国成立后,在原船政学堂的基础上,学校历经多次调整与发展,最终定名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船政精神始终是学校的根与魂。校训的正式提炼和确立,是学校对自身历史文化传统进行系统总结和自觉传承的必然结果。

“求是、自强、求实”这三个词,很好地概括了从船政时期延续下来的核心价值。而“创新”一词的加入,则极具时代意义。这反映了学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前瞻性思考:

  • 回应国家战略: 当前,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必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将“创新”纳入校训,是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体现。
  • 适应产业变革: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交通、航海、制造等领域正经历深刻转型。学院必须培养出能够适应并引领这些变化、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而非简单的操作工。
  • 继承中的发展: “创新”也是对船政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年船政“师夷长技”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在今天,这种精神表现为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在技术技能、教育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突破和探索。

因此,校训从历史中的“隐性存在”到文本上的“显性表达”,并融入“创新”这一时代元素,标志着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对自身定位和时代责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 校训的践行:融入血脉的育人实践

校训的生命力在于践行。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将“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精神全方位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在教育教学中体现“求是”与“求实”: 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强调与岗位标准对接。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推行“项目化教学”、“现代学徒制”等模式,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学习技能,将“求是”的理论学习与“求实”的技能训练紧密结合。教师队伍注重“双师型”素质建设,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能实践,以身作则传递务实作风。

在校园文化中弘扬“自强”精神: 学院充分利用船政文化这一独特资源,建设船政文化主题园、校史馆,定期举办船政文化节、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马尾船政旧址,让新生入学教育就从了解船政历史开始。通过讲述船政先贤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培育他们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自强”品格。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在竞技中磨练意志、提升技能,正是“自强不息”的现代演绎。

在科研与社会服务中激发“创新”活力: 学院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技术研发中心,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在智能交通、绿色造船、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学院努力抢占技术高地,培养创新人才,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创新”担当。

此外,校训还体现在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优质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独特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它不仅是刻在墙上的文字,更是流淌在师生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五、 校训的深远影响与未来展望

“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校训,如同一位无声的导师,深刻影响着每一位船政交通学子的成长轨迹,也塑造着学院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声誉。

对于学生而言,在这八字校训的熏陶下,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更是一种受益终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懂得做学问、干事业要脚踏实地、尊重规律(求是求实);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自强);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要敢于思考、善于突破(创新)。这样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和光大了船政精神。

对于学院而言,校训是凝聚人心、指引方向的旗帜。它确保了学院在发展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职业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坚守并弘扬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校训,是学院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它帮助学院在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贡献的方式。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将愈发凸显。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所肩负的使命也将更加重大。其校训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继续发挥定盘星和导航仪的作用。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引导师生深入理解“求是”的本质,保持“自强”的锐气,坚守“求实”的本色,澎湃“创新”的激情,培养出更多德技并修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这八字校训,如同马江之水,奔流不息,必将伴随着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503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73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