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江西生物科技职院思政教育)

关于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综合评述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农业、生物科技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呈现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和时代特征。学院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是对于筑牢涉农专业学生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思想根基具有极端重要性。总体来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健全,能够将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其工作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一方面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紧密结合生物科技、现代农业的行业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学院也积极应对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实践导向强的特点,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感染力。当然,面对社会深刻变革和多元思潮冲击,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准性、协同性以及应对新挑战方面仍需持续深化和加强,但其整体方向明确、措施务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关乎办学方向、关乎育人根本。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立足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工作模式。


一、 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保障

学院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了各级党组织、行政部门、教学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形成了层层负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态势。
  • 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并完善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课程思政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 强化条件支撑: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场地设施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费增长机制。

这种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保障,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地位不动摇。


二、 主渠道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致力于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规范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确保学时学分到位。加强集体备课制度,深化教学内容研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 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情景模拟、辩论赛等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在线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时空。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在职培训、开展教学竞赛、支持学术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助力其快速成长。

通过这些举措,学院努力使思政课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切实发挥其价值引领的核心作用。


三、 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院深刻理解“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攻坚”,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特别是结合生物技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林技术等专业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将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生态理念、三农情怀、工匠精神等自然融入教学环节。
    例如,在专业实验中强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实习实训中培养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在讲解农业技术时渗透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 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
    •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使其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宿舍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和帮扶。
    • 党团组织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共青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党日、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等,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工作,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

这种深度融合,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学生管理之间的壁垒,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了育人的整体效应。


四、 实践育人:特色实践平台的构建与成效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专业特色,构建了丰富的实践育人平台,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升华思想认识。

  • 专业实习实训中的价值引领: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开展实习实训时,不仅注重技能训练,更强调职业素养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一线岗位上体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支农、政策宣讲、环保宣传、支教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深刻了解国情、农情,增强了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精心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技能文化节、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通过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实践育人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使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行合一。


五、 网络育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学院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增强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 建设网络平台:运营维护好学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先进典型,传播主流价值。建设思政专题网站或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源。
  • 创作网络文化产品:鼓励师生创作微视频、动漫、H5等贴近学生特点的网络文化产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阐释理论、讲好故事,弘扬正能量。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主题,开展线上互动活动,提升参与度。
  •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建立健全网络评论员队伍,及时回应学生关切,澄清模糊认识,批驳错误言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通过网络育人,学院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网络生活,占据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六、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社会多元思潮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冲击日益复杂;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学生思想状况差异性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提出更高要求;“课程思政”在不同专业、不同教师间的推进尚不平衡;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引导和管理学生思想行为等。

展望未来,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筑牢学生信仰之基。二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和精细化水平,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学生特点,开展分类指导。三是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提质增效,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挖掘更具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四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提升网络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五是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强化协同效应,形成更加强大的育人合力。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更大贡献。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对于同类高职院校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504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21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