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苏州外包学院思政如何)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作为一所聚焦服务外包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职业导向。学院并非将思政教育视为孤立的理论灌输,而是将其深度融入专业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及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其思政工作不仅注重夯实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强调与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家国情怀。通过打造具有外包行业特质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模式、建设多元化的实践育人平台、营造浸润式的校园文化环境,并依托园区丰富的企业资源开展协同育人,学院有效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同步提升,为服务外包行业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既掌握精湛技能又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高尚品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与顶层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在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之上,其体系构建充分体现了战略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学院党委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将思政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位置,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有力组织保障。

在战略定位上,学院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价值的引领、精神的塑造和行为的规范,旨在使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机制建设上,学院着力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了思政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思政育人成效作为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及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导向。

在资源保障上,学院持续加大对思政工作的投入,保障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基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等。
于此同时呢,高度重视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按照要求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并为他们的事业发展、能力提升创造良好条件,确保这支关键队伍有干劲、有水平、有作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与教学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和改革,不断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在教学内容上,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进这一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材体系严格遵循国家统一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系统性。
于此同时呢,授课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举措、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实践以及服务外包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将鲜活案例和现实素材融入教学,使理论讲授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及其实践伟力。

在教学方法上,学院积极推动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大力探索和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了教学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课堂辩论、主题演讲、情景模拟、项目学习等形式的广泛应用,使思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的深度理解和内化。

在教学模式上,学院积极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注重实践应用的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延伸到博物馆、纪念馆、规划展示馆、先进企业、社区乡村,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中深化认识、升华思想。这种“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了课堂的边界,使思政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院深刻认识到,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只靠思政课“单兵作战”,必须打好“组合拳”,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学院思政工作的一大亮点。

学院系统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目标。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教学研讨、示范课观摩等活动,全面提升广大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结合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商务管理、数字艺术等不同专业的特点,找准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在具体实践中,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

  • 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强调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工匠精神。
    例如,在软件开发课程中,强调代码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在客户服务课程中,培养沟通技巧、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
  • 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结合苏州工业园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尝试,将创新思维训练融入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遇的能力。
  • 家国情怀与行业责任: 通过介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成就、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法治观念与安全意识: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强化网络空间法治教育、数据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成为网络空间的守法者和捍卫者。

通过深度挖掘和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了协同效应,使思政教育如盐化水,润物无声地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实践育人平台的拓展与实效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地处苏州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育人平台。

校内实践平台方面,学院积极建设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例如,利用校内实训场所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在进行技能实训的同时,强化职业规范和劳动纪律教育。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活动,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提升综合素质。

校外实践基地方面,学院与园区内众多知名企业、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了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开展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通过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切身感受现代企业的管理文化、创新精神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了解社情民意,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担当。

品牌实践活动方面,学院精心组织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组建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帮扶、教育支持、文化传播等,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锤炼品格。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使他们深刻理解了国情、社情,增强了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责任感。

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强大的熏陶、引导和凝聚功能。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致力于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学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贯穿于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之中。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等重要仪式,以及评选表彰优秀学生、先进班集体等活动,树立可学可做的榜样,传播正能量。持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学院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规划建设。利用宣传栏、电子屏、校园广播、官方网站、新媒体平台等阵地,传播先进文化,宣传主流价值。打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景观、文化长廊、专业文化展示区等,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

在行为文化建设层面,学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文化节、职业技能竞赛、艺术节、运动会、人文讲座、名家报告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特别注重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校园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和引导,创作传播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净化网络空间,唱响网上主旋律。

通过这些努力,学院营造了一个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

队伍建设与组织保障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和坚实的组织保障。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并不断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主渠道教学的关键。学院严格按照师生比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严把政治关、业务关。通过常态化集体备课、学术交流、骨干研修、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打造精品课程,努力成为学生喜爱和信任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辅导员队伍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院建立了专职辅导员队伍,并确保其配备达到规定标准。高度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支持其攻读相关学位、参加职业能力认证、开展课题研究。辅导员深度介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指导,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心理育人的专业力量。学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配备专职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普查、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为思政教育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此外,学院还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在思政工作中的协同作用,强调“人人都是育人工作者”,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好育人职责。健全的队伍建设体系和协同工作机制,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535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190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