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新疆和田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新疆和田学院思政教育评价)

关于新疆和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综合评述新疆和田学院作为地处新疆南部、肩负着培养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区域发展人才重要使命的高等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总体而言,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备、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在教育方法上,注重理论讲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传统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相补充,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特别是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生命线”作用,为培养政治上可靠、专业上过硬、乐于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当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项工作也需要持续深化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新疆和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化构建与实践成效

新疆和田学院深刻认识到,在特殊的区位环境和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确保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长治久安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因此,学院将此项工作置于全局性、战略性高度进行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


一、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

学院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 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健全了校、院(系)两级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 制度保障坚实有力: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 考核评价导向清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等挂钩,树立了重视思政、抓实思政的鲜明导向,激发了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二、 主渠道作用突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田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着力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 配齐建强师资队伍:严格按照师生比要求,足额配备思政课专职教师。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在职培养培训、举办教学竞赛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强调教师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在确保教材体系严谨性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疆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严峻形势,紧密结合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需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五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作为教学重点,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积极探索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推广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主题辩论、情景模拟等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深度。
  • 推动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功能,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三、 聚焦核心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和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鲜明主线。

  •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暨“三进两联一交友”(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在学习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经典诵读、传统节日庆祝、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
  • 强化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批判“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和严重危害,教育引导学生划清思想界限,增强免疫力、鉴别力,自觉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四、 拓展育人载体,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学院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融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等各个方面,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 校园文化建设浸润人心: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凝练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大学精神。建设红色文化长廊、校史馆等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活动,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
  • 社会实践锻炼增长才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支农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坚定扎根边疆、建设家乡的信念。
  • 网络思政阵地巩固壮大: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建设主题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优质思政内容,开展线上互动交流,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 心理健康教育与关怀帮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咨询辅导,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关心关爱和精准帮扶,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

五、 工作成效与未来展望

通过上述系统化、立体化的努力,新疆和田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提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显著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升,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报国情怀。校园持续保持和谐稳定,为人才培养和地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面向未来,新疆和田学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时代感和针对性。特别是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和田、稳定边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学院将不断总结经验,补齐短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7393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5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