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普通高校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样(宣城职院思政教育评价)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扎根于皖南地区的地方性高等职业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呈现出鲜明的职教特色与地域特征。总体而言,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较为完备,能够将国家宏观要求与学校微观实践相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工作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的统一,不仅通过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思想根基,更依托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实训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的育人路径。学院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致力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于此同时呢,学院也注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当然,在工作的深度、创新性以及应对新时代网络挑战等方面,仍有持续深化和提升的空间,但整体上,其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政治引领。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不仅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院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学院发展的突出位置,将其视为学院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确保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政治导向。学院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全员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从顶层设计上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种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全院范围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使得各项育人举措能够层层落实,深入人心。

理论教学体系:主渠道的巩固与深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核心环节。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保证了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团队致力于推动教学改革,尝试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

  •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师注重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以及社会热点事件及时融入课堂教学,用鲜活的事实和案例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 教学方法多元创新: 积极探索采用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线课程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价值辨析。
  • 考核方式综合化: 改变单一试卷考核的模式,构建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报告、理论学习心得等纳入考核范围,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通过这些努力,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主渠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挥。

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的全面探索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深刻理解“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性,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学院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 挖掘职业精神内涵: 在专业技能课程中,重点融入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教育,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
  • 融入家国情怀元素: 结合专业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杰出人物,讲述行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引导他们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
  •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结合宣城本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理念,在相关课程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学院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优秀案例评选、专题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形成了“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实践育人途径:知行合一的有效载体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内化理论知识、锤炼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
因此,学院构建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育人体系。

  •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常态化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了解国情民情,服务地方发展。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助老助残、文明创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专业实习实训: 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不仅学习专业技能,更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精神的洗礼,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职业道德和规范的重要性。
  • 红色文化教育: 宣城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院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重走红军路等主题教育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得以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现实场景,实现了从“知”到“行”的飞跃,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校园文化建设:润物无声的环境熏陶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课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育人功能。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着力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和国家大事,精心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如国庆系列活动、五四青春歌会、传统文化讲座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 社团文化与学风建设: 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举办科技文化节、技能竞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于此同时呢,狠抓学风建设,通过评选先进、宣传典型等方式,营造勤奋好学、严谨求实的学风。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适应信息化趋势,建设运营学院官方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创作和传播网络文化产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有效应对网络舆论挑战,清朗网络空间。

通过环境熏陶和文化浸润,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队伍建设:育人能力的坚实保障

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宣城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 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不断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严格落实辅导员配备要求,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通道。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提升其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 心理健康教育护航成长: 建立健全学院、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和常态化咨询辅导,帮助学生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健全人格,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心理支持。

这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队伍构成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工程,它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核心,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深化课程思政、拓展实践路径、繁荣校园文化、建强工作队伍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的育人模式。其工作既体现了对国家教育方针的坚决贯彻,又展现了立足地方、服务行业的职教特色。尽管在工作的精细化、品牌化以及应对新挑战的敏捷性上仍有进步空间,但其整体框架扎实、内容充实、途径多样,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未来,学院仍需持续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期在新时代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5875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83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