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旅游学校

贵州省旅游学校贵阳市,贵州省旅游学校:贵阳市的旅游人才摇篮

贵州省旅游学校作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旅游教育领域的核心机构,自1986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旅游人才”为使命,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学校依托贵阳市作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地的区位优势,深度整合行业资源,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累计为贵州及全国输送超过3万名旅游专业人才,被誉为“贵州旅游人才的摇篮”。其办学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贵州“旅游强省”战略高度契合,涵盖酒店管理、导游服务、旅游电商等核心领域;二是实践教学占比超过50%,通过模拟导游实训室、智慧旅游实验室等设施强化技能培养;三是深度产教融合,与全省80%以上4A级景区、大型酒店集团建立合作关系。

贵	州省旅游学校贵阳市,贵州省旅游学校:贵阳市的旅游人才摇篮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贵州省商业学校旅游专业部,200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独立升格为贵州省旅游学校,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四个面向”:面向贵州山地旅游发展需求、面向乡村旅游振兴战略、面向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面向国际旅游市场标准。

年份重大事件办学规模
1986-2000依托贵州省商业学校基础开设旅游专业在校生800人
2001-2010独立建校,获评省级示范性中专在校生突破3000人
2011-2020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在校生达5500人
2021至今启动“双优计划”建设,推进职教本科衔接在校生稳定在6000人规模

专业体系与课程创新

学校构建“旅游+”专业集群,形成“核心专业—延伸专业—新兴专业”三层架构。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为省级骨干专业,2022年新增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数字文旅技术等专业。课程体系引入“三阶递进”模式:

  • 基础阶段:导游实务、服务礼仪等核心课程
  • 提升阶段:贵州非遗文化解读、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等地域特色课程
  • 拓展阶段:智慧旅游运营、旅游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课程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就业方向校企合作单位
传统服务类导游服务、酒店管理旅行社、星级酒店贵州青旅、贵阳世纪金源
新兴技术类数字文旅、研学旅行OTA平台、文旅科技公司携程、贵州大数据文旅公司
文化传承类民族工艺品设计、非遗展演文化场馆、文创企业贵州省博物馆、苗妹非遗公司

师资结构与教学改革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高校进修+企业实践+国际认证”三维培养机制优化师资结构。截至2023年,“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其中包含国家级导游考评员4人、黔菜非遗传承人2人。教学改革突出“三实”特点:

  • 实训课程占比53%,建设VR虚拟导游实训室等数字化场所
  • 实行“1+X”证书制度,覆盖导游服务、餐饮服务等8个证书品类
  • 开展“季节对调”教学,冬季赴海南实训基地强化海滨旅游认知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资质
理论教学型8235%高级讲师、学科带头人
实践指导型12553%高级茶艺师、五星酒店店长
复合型专家3515%旅游规划师、非遗传承人

就业网络与社会影响

学校搭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与省内外286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地域分布呈现“省内为主、辐射西南、对接粤港澳”特征,2022届毕业生在贵州本地就业占比67%,其中42%进入乡村旅游领域。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导游资格考试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黔菜师傅”“民宿管家”等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直接助力全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指标201920212023
毕业生就业率96.8%97.5%98.2%
对口就业率89.2%91.5%93.7%
创业率3.1%4.8%6.5%

作为贵州旅游教育的标杆,贵州省旅游学校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持续为行业输送兼具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校中企+订单班”培养模式、“非遗技艺+旅游服务”课程融合等创新实践,不仅支撑了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更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随着文旅产业加速复苏和提质升级,这所扎根贵阳的教育载体,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行业变革,续写着新时代旅游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lvyou/127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