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旅游学校

重庆市旅游学校校歌,校歌是什么?

重庆市旅游学校校歌是该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办学理念、地域特色与教育目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符号,校歌不仅需具备音乐传播性,更需体现行业属性与地方文化融合。该校校歌《逐梦山水间》以“山水之城”为意象,结合旅游职业教育特点,通过旋律与歌词的协同表达,强化学生对专业身份的认同感。其创作融合巴渝文化元素,如川江号子节奏型与山城景观描绘,同时融入“导游”“服务”等职业关键词,形成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的校园音乐标识。

重	庆市旅游学校校歌,校歌是什么?

校歌创作背景与核心要素

重庆市旅游学校校歌诞生于2018年建校40周年之际,由本土音乐人联合校友共同创作。歌曲采用四声部混声编排,时长4分15秒,既符合仪式演奏需求,又适配教学场景使用。歌词中“两江潮涌书声朗”“吊脚楼前展笑颜”等句式,将重庆地理标志与校园生活场景结合,形成强烈的文化代入感。音乐层面采用民族五声调式,间奏融入土家摆手舞节奏,凸显文旅融合特色。

项目《逐梦山水间》同类院校校歌
创作时间2018年多集中于2010-2015年
歌词文化元素巴渝方言、山城地貌、旅游场景通用化教育术语占比较高
音乐风格民族调式+现代编曲多采用传统颂歌模式

词曲设计解析

歌词结构采用“起承转合”四段式布局:主歌部分聚焦校园生活(“洪崖洞畔晨读忙”),副歌强调职业理想(“丈量世界 始于足下”),桥段融入行业誓言(“微笑如江水 温暖八方客”)。旋律创作方面,主歌采用级进式音程营造叙事感,副歌通过六度大跳增强号召力,尾声渐弱处理象征旅程延续。编曲中特别加入木叶独奏,象征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分析维度《逐梦山水间》常规校歌模式
地域符号运用8处地理标志/民俗元素平均2-3处
职业特征表达导游、酒店、研学等7个专业关键词通用型词汇为主
互动性设计包含问答式歌词、呼麦和声单向宣教式居多

文化传播效能

该校歌在传播介质上实现多平台覆盖:校内通过晨会合唱、技能展演强化记忆,校外借助抖音短视频(#山城旅校之声话题播放量超300万)、景区快闪活动扩大影响。数据显示,2022年新生入学问卷中,87%的学生能完整演唱校歌,较改造前提升42%。在重庆市中职学校文化评比中,该作品连续三年获得“最佳文化传播奖”。

传播指标《逐梦山水间》行业平均水平
师生熟知率94%68%
社会平台播放量580万次120万次
文化活动应用频次年均32次年均15次

从教育功能看,校歌已渗透到课程体系中:音乐课设置校歌赏析单元,导游实训加入歌词情境演绎,礼仪课程结合副歌节奏训练步态。这种立体化应用使校歌超越仪式音乐范畴,成为具象化的文化教具。未来可通过AI生成方言版本、元宇宙虚拟合唱等创新形式,持续释放校歌的文化价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lvyou/163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00625s